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常见症状的预防与护理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症状的预防与护理

本节学习目的能够发现异常症状,进行初步分析,知道现在怎么做,以后怎么做护理预防表现病因

精神饮食睡眠二便皮肤囟门其它烦躁疲倦,反应迟钝厌食:厌油腻、三多一少、异食癖看颜色:红、白、黄、斑试皮温:热、凉不睡/嗜睡隆起/凹陷小便:色、量、泡沫、痛大便:色、量、性状、自觉症状眼、耳、口、鼻

1.发热正常腋下温度36-37℃。发热分级低热:37.4-38℃中等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疲乏、无汗、怕冷或寒战(骤升型、缓升型)高热持续期:皮肤灼热、口干、呼吸心率加快、开始出汗体温下降期:大量出汗、皮肤潮湿(骤退型、渐退型)表现1.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局部或全身感染均可引起发热2.非感染性手术后、风湿、内分泌、神经系统病变病因1.适当休息,高热时宜卧床休息,安抚情绪。2.体温上升期,可搓热手足,适当盖被3.高热持续期,被褥不宜过厚,适当减少或松解衣服,物理降温(冰袋、冷湿敷、温水擦浴),超过38.5℃,酌情药物降温。适时更换衣物,注意口腔清洁,多喝温开水,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少食多餐。体温下降期:多喝水,防脱水4.体温骤升型谨防高热惊厥护理根据病因做好预防,感染性疾病注意患儿的隔离、排泄物或接触物的消毒,室内环境的清洁消毒、通风,婴幼儿保证充足营养和睡眠,增强体质,及时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布洛芬(美林)预防

惊厥发作原因:脑细胞过度放电诱因:体温骤升,即高热惊厥;脑细胞损伤,无热惊厥表现: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强直,抽搐,偏头,眼斜,呼吸不齐或屏息,呕吐,二便失禁一般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安抚,平躺,解开衣扣,侧头,擦 除分泌物,禁食水牙关紧闭者禁止掰口防坠床和碰伤

高热惊厥小常识1.因发热而起。热度越高,发热越快,越容易出现。2.6岁以下婴幼儿易发,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尤其是有高热惊厥史的幼儿容易发作。3.多数是良性惊厥。即预后良好,无后遗症。4.怎么判定良性惊厥:一次疾病一次惊厥,发热24小时内出现,惊厥发作时间短,3分钟以内。

讨论:如果在托育园发生婴幼儿高热惊厥,你该怎么办?你是教师:不慌乱。因为高热惊厥不会危及生命。首先要把幼儿头偏向一侧,轻拍后背。惊厥停止后送医,同时联系家长。你是家长:送医前服用退热药。如果在家庭中发生婴幼儿高热惊厥,你该怎么办?注意:婴幼儿常用退热药:美林,泰诺林。6月龄以下婴儿不能随意服药,直接送医。

8:002岁乐乐不想吃饭,哭闹,保育老师查看后嗓子不红,以为是乐乐不想上幼儿园闹情绪乐乐午睡时突然出现双目上视,四肢强直抽搐。体温骤升至40°C。惊厥发作3分钟内情景模拟惊厥终止发作后

学会测量温度(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测量脉搏(计数至少30秒)(腕部桡动脉)测量呼吸(注意幼儿为腹式呼吸)物理降温法:体温上升期用热敷法,敷手脚;高热持续期用冷敷或冷湿敷,也可温水擦浴。

2.哭闹辨生理病理辨声音强弱辨伴随症状辨发作和持续时间如为生理性哭闹,应注意加强回应照护,从环境、习惯、心理特点等给予对策。如为病理性哭闹,及时查找原因,送医诊治。

3.咳嗽咳痰辨外源内源:外源,如异物梗阻,气味刺激等;内源多为感染性。辨音色:警惕喉炎需紧急送医辨精神状况判病情轻重预防:增强体质,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护理:多喝水、多休息、有效叩击背部促排痰。

4.头痛辨颅内颅外:颅外多见于五官疾病,颅内病变需紧急送医预防:合理作息,治疗原发病护理:安抚,减少光线或声音刺激,呕吐时要偏头或侧卧辨防误吸。各种头痛禁止擅自使用止痛药

5.恶心呕吐辨病因病位:消化道,其他部位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耳源性,眼源性等辨呕吐物:是否间夹乳块、胆汁、咖啡色物、血块等。辨伴随症状:伴发热可能是胃炎或胃肠型感冒,伴腹泻多见胃肠炎,伴昏迷或惊厥需紧急送医可疑为神经系统病变。预防:根据病因积极治疗和预防护理:一般护理:防误吸,限食不限水,严重者禁食水,设法保证营养摄入。病因明确者对症处理。消化道原因者可进行腹部热敷或按摩,其他部位原因即针对性护理。不明原因者不可擅自处理,不可擅自使用止痛药或按摩。

6.腹痛胆道梗阻(蛔虫)阑尾炎胃炎胃炎便秘膀胱炎,憋尿功能性腹痛,蛔虫,肠炎等1.辨精神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