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单元知能整合第1页
考点直击跟进训练怎样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示技巧;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作者对社会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创造出含有一定思想内涵详细可感鲜明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既包含社会客观原因,也包含着作者认识生活主要原因。在每个形象中,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认识和评价、思想和感情、观点和态度。所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成为高考热点之一。本单元所选诗歌格调、思想内容丰富多样,渗透着作者不一样观点态度。我们不妨借此分析怎样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先来看课内相关知识:第2页
考点直击跟进训练第3页
考点直击跟进训练第4页
考点直击跟进训练第5页
考点直击跟进训练那么怎样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审标题,搜取信息。题目是文章眼睛。目以传神,诗歌题目经常能传递出很多信息。如晏几道《思远人》,题目“思远人”,意为思念远行人。联络诗句,就知道本首词是写思念远行之人,为全方面了解内容找到了突破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代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秋思》,题目点明了感情基调。贾岛《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幽:深远、僻静、隐蔽,不公开。这些都能帮助我们答题。第6页
考点直击跟进训练2.知背景,琢磨意图。诗言志,词缘情。诗歌背景往往是了解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一条捷径。诗歌思想感情,与作者在怎样背景下写息息相关。即便是同一个作者,在不一样时期和不一样背景下写诗歌,所表现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也可能不一样。了解诗歌背景一是靠平时学习积累,二靠临场发挥。有时,诗歌背景信息往往在诗歌标题中、诗句中和注释中。准确获取诗歌创作背景,对于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是不可或缺。第7页
考点直击跟进训练3.抓整体,了解内容。(1)抓关键词。古人作诗填词,很考究选词炼字,能够说流传至今名家名篇,每一首诗歌都是字斟句酌。有些古诗,诗人往往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感情取向,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感情基调。如晁补之《吴松道中二首(其二)》中“孤舟”一词,可推知作者漂泊、思乡、孤寂之情。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可由诗句中“折柳”推知送别之意,由“故园情”推知此诗表示是思乡之情。(2)抓诗句。准确了解诗句中字词含义后,就要全方面了解诗句含义,不然,假如孤立地了解几个关键词,没有把字词与句子联络起来,也没有把句子与句子联络起来,那么,也就谈不上能正确全方面地了解诗句含义,就会顾此失彼。第8页
考点直击跟进训练(3)抓题材。不一样题材诗歌表示思想感情也不一样。思乡怀旧诗歌表示是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送别诗写离愁别绪,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咏史诗则借古人写己情,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多阅读古诗,熟悉了古诗题材,便于把握诗歌思想感情。(4)抓意象。诗歌意象与诗歌主题和结构均相关联。阅读诗歌,不但要了解诗歌意象内涵,还要了解每个意象在诗中不一样地位和作用。意象有主次之分,有中心意象和普通意象之别。第9页
考点直击跟进训练(5)抓首尾句。首句入题,写景叙事,引出情感;尾句抒情议论,画龙点睛,这是古代诗歌一大特色。尾句(联)通常担负着表情达意作用,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尾联显著地透露出了作者对贾生同情和对孝文帝讽刺。(6)抓注释。阅读诗后及题干中补注和交代,往往能够了解其写作背景、写作目标及一些词语含义。第10页
考点直击跟进训练4.悟意境,把握主题。作者描写客观景物和抒发主观感情,二者有机融合,组成了诗歌意境。它表示出诗歌价值取向和质量品位,既是诗歌内容表示,也是诗歌主题载体。缺失意境诗歌,不可能表示出鲜明主题。即使高考普通不会直接就意境设题,不过,几乎全部高考诗歌鉴赏评价类试题,都与所考查诗歌意境相关。了解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题,是备考重点之一。5.品语言,体会情感。诗歌语言是作者思维外壳,也是作者情感载体。作者喜、怒、哀、乐,都是借助语言表示出来。诗歌语言,是考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主要依据,尤其要品出诗歌中那些含蓄语言弦外之音,这么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真实情感,形成正确答案。第11页
考点直击跟进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唐]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最终两句表示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第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2-Face第一课时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小伙伴》-2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pptx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能力测试卷语文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成功习题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九年级物理全册16电流做功与电功率达标测试卷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形如ax=b类型的方程的解法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pptx
- 交通安全和防溺水主题班会课件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pptx
-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暴雨筛》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中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4《庄子》故事两则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中考历史25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pptx
- (6.5.4)--污水泵站集水池有效容积的分析与探讨.pdf
- (4.3.2)--基于雨水径流浅表控制的规划研究.pdf
- (8.11.3)--超高盐度对耐盐活性污泥脱氮...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pdf
- (4.3.7)--生物滞留池对雨水径流控制效果研究.pdf
- (6.5.17)--特大型污水泵站设计要点及经验小结.pdf
- (8.11.1)--GQDs对厌氧颗粒污泥与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pdf
- (4.3.6)--典型屋面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及生物控制中试研究.pdf
- (8.11.9)--活性污泥反硝化速率与功能基因活性关联分析.pdf
- (2.3.6)--城镇污水管道系统甲烷产排特性及发生机制.pdf
- (7.7.4)--曝气沉砂池臭气闭路循环“趋零排放”升级改造.pdf
最近下载
-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docx VIP
- 新改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doc
- 建设单位管理指南.ppt VIP
-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告及建议.ppt
- 新闻采访与写作.ppt VIP
- 项目1 1.1 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1)(课件)- 《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四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 (人教2024版)英语七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讲解+思维导图(新教材).docx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试题中医知识题库及答案(共300题).doc
- 学校校长2023年度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doc VIP
- 2024-2025年度民主生活个人“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八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