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1、【答案】B
【解析】题干问的是北宋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设转运司将地方赋税上交中央,B项正确;设通判主要为了加强对知州的监督,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参知政事监督宰相属于加强行政控制的体现,排除C项;派文官任知州属于宋朝地方行政管理方面的做法,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地方政治,由文武臣僚作为临时差遣权知某州军事,到以文臣任知州为主,反映了宋代文官地位的提高,文官势力的增强,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地方行政区划变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长官的变化,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B项;守内虚外是指防卫内部可能出现的隐患(内部敌人,武将叛变)从而放松外部存在的威胁(外部敌人,外敌侵略),从而导致边境空虚的国策,材料并未提及,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该时期的中央机构,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立台谏机构负责监察百官,结合所学知识,图示内容反映的是宋代中央的机构设置。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宋代中央机构权力分散,这就削弱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有利于加强皇权,D项正确;宋代没有延续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政事堂不是中央权力的中心,排除A、B两项;三省六部制初创是在魏晋时期,排除C项。故选:D。
4、【答案】A
【解析】
5、【答案】B
【解析】材料“宋代最多一次同时荫补了官员子弟四千人”体现的是宋代的荫补制造成官员数量泛滥,加剧了“冗官”的严重性,B项正确;宋代的主要选官制度仍是科举制,而不是荫补制度,排除A项;材料与削弱封建统治基础无关,排除C项;宋朝属于文官政治,门阀士族复兴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除了“一官三人共之”即冗官,还包括军队数量急剧增加、军队战斗力低下、战争的消耗和高额的赔款等,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起义频繁与积积弱局面的形成没有关系,因此③与题意不符,故A、C、D项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通过题干中苏轼对商鞅变法的评价“虽得天下,旋踵而失也”,可以体现出其借评说商鞅变法来反对王安石变法,故选B项。苏轼对商鞅变法的评论,其着重点在于“虽得天下,旋踵而失也”,是在否定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而不是肯定其历史作用,排除A项;通过题干可知,苏轼只是看到了商鞅变法的消极影响,其评价并不全面,排除C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和苏轼都属于地主阶级,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只不过二人的政治立场对立,排除D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但变法的内容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特权,故遭到激烈反对,终至变法失败”可得出其变法触及权贵利益忽略了政治之改革,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有效,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用人问题,排除C项;材料针对的是其失败的具体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是,岳飞因为战功卓著、威望大增,而使未高宗和士大大难以容忍,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据此可知,岳飞被害主要是由于军功太大、威望大增,这不符合重文抑武政策,故A项正确:士大夫对武将打压诋毁属于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故B项错误:岳飞抗金不利于民族交融和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岳飞反对政府与金媾和不是材料表达的信息,故D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B
【解析】材料“在各路建立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反映出宋代地方路级行政机构内部分工明确、互不统属,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进而使地方无法形成强大的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材料“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反映出宋代地方赋税、司法、军政等方面各有专工,这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办事效率,B项正确。
12、【答案】C
【解析】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辽在草原民族居住地区设立了节度使,排除B。D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民族采用不同的治理方式,使得各民族分布的地区都能获得发展和更好的治理,这有利于维护其统治,故选C。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是指适用于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法律,“汉人则断以《律令》”是指用汉族的成文法令,以统治汉人,由此可知契丹统治者实行“藩汉分治”政策,这一举措主要基于辽境内政治经济不平衡,B项正确;材料所述措施举措适应了当时辽朝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能打破农耕和游牧文明的隔阂,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契丹统治者实行的“藩汉分治”的措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培优专练50题)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解析版).docx
- (培优专练50题)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原卷版).docx
- (培优专练50题)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原卷版).docx
- (培优专练50题)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解析版).docx
- (培优专练50题)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解析版).docx
- (培优专练50题)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原卷版).docx
- “8+3+3”小题强化训练(1)(新高考九省联考题型)(原卷版).docx
- “8+3+3”小题强化训练(3)(新高考九省联考题型)(解析版).docx
- “8+3+3”小题强化训练(3)(新高考九省联考题型)(原卷版).docx
- “8+3+3”小题强化训练(4)(新高考九省联考题型)(解析版).docx
- 安徽省蚌埠四校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卷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关于投资入股合同范本.docx
-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实验高中2024届高三一诊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山西省吕梁地区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公路拼宽合同范本.docx
- 2024届新疆巴楚县一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黄冈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7.4.1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1课时)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商务星球版2024).pdf
- 业务策划费合同范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