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甲状腺瘤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状腺瘤

病例1:黎xx,男,23岁。初诊:1982年8月5日。

【病史】:3个月前发现颈前有1肿物,即往本市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瘤,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抱试探的心情来我科就诊。

来诊时症见:右颈部肿物如鸡蛋大,平索性情急躁,易发怒,容易汗出,伴有心悸、心烦不安,睡眠不佳,胃纳、二便尚正常。

【检查】:右颈部甲状腺快约3x3cm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淋巴结不肿大,无甲亢征,苔薄,脉弦略数。

【辨证】:肝气郁结,痰瘀凝结,瘿气内发。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软坚,活血祛瘀。

【处方】:用加味散结流气饮去牡蛎:

三棱18克,莪术15克,黄皮核18克,香附18克,青皮15克,川楝子18克,皂角刺9克,白头翁30克,紫草根30克,水煎服。

外治:在肿胀部,行丹火透热疗法的丹座、丹药片疗法,每天1次。

复诊:1982年8月26日。上方连进15剂(即1疗效)及配合丹火透热疗法,病有起色,右颈肿物缩小至1.5x2cm,睡眠仍欠佳,易汗出。治守原意,酌有增减。

【处方】:三棱18克,莪术18克,黄皮核19克,青皮15克,川楝子18克,牡蛎30克(先煎),龙骨30克(先煎),熟枣仁18克,紫草根30克,白头翁30克。水煎服。

外治用药同煎。

三诊:1982年9月12日。按上法又治疗15天,结块全消,心烦、失眠亦好转,无不适。按上方续服7剂以巩固疗效。

病例2:卢xx,女,48岁。初诊:1983年8月19日。

【病史】:病者甲状腺瘤已近2年,曾经本事某医院诊治,建议手术切除,患者要求试行保守疗法,后来我院治疗。

来诊时症见:左颈部肿块如李子大,自觉头昏、心悸、胸闷乏力,口燥咽干,腰酸脚软,饮食、二便正常。

【检查】:左甲状腺有3x2cm肿块,质稍硬、表面光滑,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无凸眼、手颤等症,两颧淡红,唇燥,舌红绛、少苔,脉细数。

【辨证】:阴虚内热,气血凝聚,痰湿互结,发为肉瘿。

【治法】:养阴活血,行气化痰,散结消瘿。

【处方】:用加味散结流气饮加减:

三棱18克,丹参18克,黄皮核18克,川楝子18克,青皮15克,牡蛎30克(先煎),白头翁18克,川足2条,水煎服。

外治同病例1。

复诊:1983年9月5日。上方服用15天,颈部肿块变软,明显缩小,自觉症状好转。药合病机,守方续服。外用药同前。

三诊:1983年9月20日。按上方又服15天,肿块基本消失,尚残留有白豆大小之结节,惟觉头昏乏力、心悸、腰酸脚软、精神不振,舌红绛,脉细。标邪渐解,本证显露。此为肝肾阴虚之象,治拟滋养肝肾,佐以散结消瘿。

【处方】:山萸肉12克,熟地18克,丹皮15克,麦冬15克,云苓18克,熟枣仁15克,牡蛎30克(先煎),谁三棱18克,土鳖虫12克,青皮15克,水煎服。

外治同前。

上法又进行1疗程治疗,肿块消失,诸症亦告消失。

【按语】:

甲状腺瘤是甲状腺良性肿瘤,属于中医的肉瘿范围,好发于40岁以下的女性。本病是由甲状腺的内残存的胚胎细胞发展而形成的。病理上可分为滤泡状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较常见,一般为单发性结节,位置靠近甲状腺峡部,质较软、光滑,呈椭圆形或球形,边缘清楚,随吞咽上下活动,生长慢,常有囊性改变。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湿凝聚,经络闭阻,气滞血瘀,结于颈部发为瘿瘤。对其治则当以疏肝理气、活血散结、软件化痰。1984~1986年3年间,笔者临床上应用加味散结流气饮(注)配合丹火透热疗法治疗甲状腺瘤32例。本组病例均经131碘扫描测定确诊,且多数病例经西药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或因畏惧手术治疗而来治疗的。32例中,男性6例、女性26例,年龄在22~54岁之间。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以上。治疗结果,痊愈28例,好转3例,无效1例。

加味散结流气饮中的三棱、莪术活血祛痰,消肿散结;牡蛎、皂角刺、白头翁、紫草根消瘿软坚;川楝子、香附、青皮解郁理气;黄皮核化痰软坚。

随症加减,如痰盛者加海藻、法夏、浙贝;心悸气促者加云苓、龙骨。

注:加味散流气饮:三棱18克、莪术18克、牡蛎30克(先煎)、皂角刺9克、青皮15克、白头翁30克,紫草根30克、川楝子18克、香附18克、黄皮核18克。

丹火透热疗法

古谓针药治不能及者,艾崠以灸之。《医宗全鉴》论之最祥。此丹火灸法,是以丹座与丹药片的燃烧共同作用于局部皮肤和穴位而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散结之功。本法温透性能强,凡顽固性浅表肿块和深部肿物或某些恶性疾病,其须行温透之消者,皆可用之。

丹药片组成和制法:

硫磺粉30克,朱砂12克,雄黄12克。

将硫磺粉放铜杓中微火烊化,和入雄黄、朱砂调匀,倾注在铝平盘上冷却成片状。

丹座组成和制法:

法夏、胆南星各30克、木香、两头尖各18克。

上药为末,蜂蜜调匀为膏,捏成如栗子大小中心凹陷之丹座(亦有因患者体质及症状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