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东风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法治意识、学习法律知识的最佳时期。但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问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有将近2.5亿儿童和青少年因各种原因遭受欺凌,呈现高发态势。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校园欺凌”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财产权、名誉权等人身权利,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校园欺凌”的存在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治安秩序,严重影响学校周边治安环境,也影响了学生(包括施暴者和旁观者)的健康成长。
造成“校园欺凌”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在当今各种文化交织、价值追求多元、思想思潮多变的大环境下,青少年很难辨别是非,容易被不良文化、不良生活方式影响。部分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感受,逐渐扭曲了自己的成长轨迹。长此以往,便会滋生恶意,逐渐衍生出以强欺弱、助纣为虐等不良观念。第二,父母教育缺位。家庭是培养孩子成才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管理,或者溺爱孩子,不能及时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更有甚者,有些家长不仅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还会教唆孩子“不吃亏”“以牙还牙,以狠斗狠”,误导孩子成长。第三,学校法治教育缺位。部分学校和老师过分注重青少年的学业成绩,轻视法治教育,且法治教育资源有限,缺乏生动有效的教育形式,导致不少青少年法制意识薄弱,不能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校园拒绝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学校必须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一要坚持正面教育。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优良传统教育,启迪和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和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要加强校园文化特别是法治文化建设。全方位、立体化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用先进文化抵制和取代不良文化,增强学生的自身抵抗力。同时,要将相关法律基本知识纳入到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讲述法制故事等方式,潜移默化影响青少年的是非观。三要培养和凝聚校园正义力量,注重发现和团结有正义感、敢仗义直言、见义勇为的优秀学生。四要建立预警机制。设置学校巡逻队、信息员,安装报警电话和必要的防范装备,及时上报欺凌信息,以便校方及时回应、及时制止,最大限度降低欺凌的伤害度。五要对“欺凌”者依法依规进行惩戒。情节轻微的由学校对欺凌者批评教育;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心造成明显伤害的可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的学生予以训诫;屡教不改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将实施欺凌的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涉嫌违法犯罪的,按照相关法律严格惩处。各方携手,共同努力,一定能肃清和铲除滋生“校园欺凌”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平安、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校园环境。
(节选自王静江《铲除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
1.以下行为不属于“校园欺凌”现象的一项是
A.以暴力恐吓的方式,在其他同学不情愿的情况下借用他的篮球和书籍。
B.与同学因小事产生争执,进而升级为口角和殴斗,冲动之下将同学打伤。
C.利用自身的优势,拉拢一批同学,以孤立、排挤与自己有矛盾的同学。
D.在网络论坛或社交群中以匿名方式,频繁骚扰、诋毁与自己有矛盾的同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校园欺凌的含义、危害、成因、预防措施依次展开,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B.第二段中作者逐一列举了四种法律法规的名称,意在强调校园欺凌是违法行为。
C.分析校园欺凌存在的原因时,文章按从校外到校内、由次要到主要的顺序展开。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五项措施的顺序,隐含了作者预防为主、辅以惩戒的立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报告显示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我国呈现高发态势。
B.校园欺凌对受害学生的健康成长危害巨大,因此需要全社会加强重视、携手铲除。
C.学校可以利用典型案例分析、讲述法制故事等更生动的方式,让法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甘肃省武威二中高三(最后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陕西省汉中市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河南省兰考县三中高考考前提分数学仿真卷含解析.doc
- 贵州省从江县民族中学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浙江省鄞州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罗湖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达标名校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岳阳第一中学高三最后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中央]2023年中国电子学会招聘应届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吉安]2023年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总工会招聘协理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中央]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保定]河北保定市第二医院招聘工作人员4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南通]江苏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招聘专职人民调解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厦门]2023年福建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非在编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三明]2023年福建三明市尤溪县招聘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7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哈尔滨]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市木兰县调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上海]2023年上海市气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台州]2023年浙江台州椒江区招聘中小学教师4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