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
武城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i:28Mg:24Zn:65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1-12每小题2分,13-16每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
C.燃烧塑料垃圾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者骑自行车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古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有明显错误的是
A.滴加液体 B.加热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过滤浊液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生成黑色粉末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5.王安石有一咏梅古诗:“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什么在远处就知道不是雪,请用分子的性质解释()
A.分子的体积很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的质量很大
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 B.铁离子—
C.2个氧原子—2O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芯
B.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用于超导领域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D.CO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
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A. B. C. D.
9.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0.人教版2024年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中,把实验中用到的“石棉网”全部改为“陶土网”。在受热温度达到500℃时,石棉网中的石棉纤维会飘浮到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会附着并沉积在肺部,造成肺内组织损伤。石梬网中的石棉纤维主要成分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2
B.是由镁元素、硅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石棉纤维对人体有害,应尽量减少使用
1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元素有四种
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示意图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结合成新的分子
12.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第一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2
16.8
0.8
0.1
反应后的质量/g
x
8.4
3.0
1.0
A. B.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1
C.乙一定是化合物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22∶9
1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用水浇灭,则所有物质着火都可用水浇灭
14.现有X、Y、Z三种金属单质,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不反应;又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Y、X、Z C.Z、Y、X D.X、Z、Y
15.分离和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中的少量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
加入过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东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 山东省东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学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
- 兴城市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精品加答案.docx
- 兴城市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基础题).docx
- 筷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参考范文).docx
- 兴城市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精品加答案.docx
- 兴安县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docx
- 兴城市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网校专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