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杂诗十二首(其二);←神往桃源
↓醉饮图
渊明醉归→;陶渊明(365—427);知人论事:;1、居家读书时期
(29岁前)
2、三仕三隐时期
(29岁至41岁)
3、彻底归隐时期
(41至62岁)
;躬耕田园的隐者;江西九江陶渊明墓;江西九江陶渊明纪念馆;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永夕。
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问题探讨一:;问题探讨二:;问题探讨三:;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对影独酌,倍显诗人之孤独。??;问题探讨四:;时间在交替,日沦月出。“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相比的无穷大的宇宙,也是一个象生命一样美丽而飘渺的虚空。“风来”、“夜中’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限定在一个点上——房户、枕席;“气变”与“不眠”两句中“易”和“永”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夕”之间拉开了距离,前者迁化不已,此时已非彼时,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动,从而凸现了此“夕”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
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问题探讨六:;生命是孤独的,不仅“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情地抛弃了它,自顾自地奔向前方,把人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焉能不“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呢!??
这就是杂诗第二首意象的深层结构。??;;陶渊明为官十三年,看惯了战乱、篡夺、阴谋、危机,决心归隐田园,不再出仕。但隐居后的陶???明,表面上过得安逸、恬淡,却始终未曾忘记现实,对腐朽社会的不满与壮志未酬的苦恼时时困扰着他,使得他的诗作看似悠然平淡,却包含焦灼与悲愤之情。这首诗就展示了他的这种痛苦,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在光阴虚掷中矛盾不安的心境。;问题探讨七:;意象;艺术构思;意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课时《左右》课件.ppt
-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第3章细胞课件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训练三句子的运用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知识新技术学习课件.ppt
- 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八年级地理自然灾害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pptx
- 英语日常交际用语1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pptx
- 专转本数学基础班第二讲连续导数微分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主题班会责任与青春同行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