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优质课件.pptx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优质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要求1.认识近代以来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集适友式的意义2.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时空定位生产力发展;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出现变革,生活方式有所改变18世纪60年代1802年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848年19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手工劳动、工场→机器大生产、工厂英国颁布第一部《工厂法》马克思主义诞生中国洋务运动兴起,民族工业产生发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01

知识回顾: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飞跃,即发明、使用机器并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过程。革命性变化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动力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量机器时代工厂时代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温故知新】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资本通过圈地运动、殖民贸易和掠夺扩大了资本积累原料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原料;英国煤铁资源丰富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技术牛顿经典力学的初步建立;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知识,17C中期英国已成为欧洲科技中心之一市场国内(圈地运动)、国外(殖民贸易和扩张)市场扩大,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社会环境相对自由的法治环境、重商趋利、保护私人产权、热衷科技的社会风气等

①生产专业化的实现: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②工业革命的推动: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机器大生产,工厂出现。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1)产生背景:(2)作用:1.机器大生产零碎分散→专业集中

(1)概念(2)特点:工厂: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厂制度:资产的运营或经营活动主要以工厂为基本单位的企业组织制度或组织形式。2.工厂制度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时间:实行倒班制(保证机器昼夜运行)规章:规章制度严格,强化纪律意识(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生产:使用机器流水生产,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原料: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组织:集中生产、专门化劳作

(3)影响:2.工厂制度材料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10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2/3。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美国创新史》①经济: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②政治:促进家庭领域与社会生产领域分化,妇女走出家庭加入社会生产,逐渐提高其社会地位。③社会: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人类由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④消极:剥削严重、贫富差距、阶级对立等。

联系:都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手工工场工厂盛行时间动力机械生产规模生产技术生产方法管理制度【辨析比较】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区别约14—18世纪18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革命以来)手工工具规模小机器大生产规模大局限于手工技术采用先进科技技术成熟分工少采用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分工细致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无现代管理制度实习倒班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统一供应、合理调配原料使用,有详细的市场方案

(1)背景:3.引入中国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民族危机严重(2)表现:①兴起——洋务企业: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②发展——民资企业:

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企业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轮船招商局

1896年4月该厂改为官督商办企业。为解决材料和设备问题,1898年开发江西萍乡煤矿,用马丁炉改造全厂治炼设备,以制造钢轨。由于此项改造耗资巨大,1898年向德国资本求贷,1899年与日本签订“煤焦铁矿石互售合同”。1904年又以大冶矿山作抵,不断向日本资本借贷。至辛亥革命前,有炼铁炉3座,炼钢炉6座,年产生铁约8万吨,钢近4万吨,钢轨2万余吨。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治炼设备内迁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