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0-2021学年重庆市七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docx

2020-2021学年重庆市七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重庆市七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西周时期,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格局。诸侯效忠周王,承担相应的义务;但诸侯国内部事务由诸侯自行处理。这说明西周

A.较为松散的国家形态 B.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削弱

C.诸侯国林立分裂动荡 D.分封制没巩固西周政权

2.周武王先人古公长子太伯到江南后,成为荆蛮的首领,遵从当地荆蛮习俗,“文身断发”。其建立的吴国在春秋时却被排除在“华夏”之外。这体现了春秋时期

A.兼并战争激化民族矛盾 B.传统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C.夷夏之辨源于文化认同 D.民族交融趋势逐步加强

3.春秋末年,晋国赵氏宣布不管是生产奴隶还是家庭奴隶,只要立了战功,就可以成为自由民,同时实行“旧田半税,新田不税”的政策。这些做法

A.促进了新生产关系的发展 B.三家分晋的局面正式形成

C.反映当时已完成社会转型 D.反映宗法分封制已经崩溃

4.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商周时代,文化由王室控制,全无私门著述,仅有的典籍如《诗》《书》等由王室或公室文化官员整理、授受。“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后,先生掌握的“旧法世传”之学分解为“私之学,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此种变化反映出

A.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统 B.礼乐崩坏推动文化下移

C.百家争鸣局面的影响 D.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显学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接受了阴阳家邹衍的“大九州”理论,欲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秦始皇的这一构想

A.为秦建立大一统王朝奠定基础 B.反映了华夷观的形成与发展

C.推动了儒、法思想的相互融合 D.有利于中原农耕文明的拓展

6.汉武帝前期,地方上交中央的贡赋,“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元封年间,武帝推行均输法,“谓诸当所输于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更于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这一变化

A.加剧了土地兼并 B.增强了市场的活力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7.孟子提出“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汉代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两者都

A.强调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 B.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想人格

C.反映了大一统社会的要求 D.重视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责任

8.隋唐时期官营手工业系统严密,工匠分别从各州县征召或雇佣,加入匠籍,世袭不变,长役无酬。宋代官营手工业一般不再无偿征调民间服役工匠,大都采用一种介于征调和雇募之间的“差雇”制。这一变化表明

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B.统治者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C.手工业的发展受到政策阻碍 D.工匠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9.唐代士族在统治阶层当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高,唐代最后一百年中,出身于赵郡李氏等十八个士族的宰相有79位,其中65人是通过科举入仕的,占总数的82.2%。据此表明

A.藩镇割据给士族发展提供了机会 B.科举考试成为官员入仕的正途

C.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了士族的兴盛 D.唐后期政权为世家大族所垄断

10.南北朝末期曾出现过大规模的灭佛现象,如北周灭北齐后,周武帝尽灭齐境佛教,结果“五众释门减三百万,皆复还归编户(非编户不纳粮交税),僧寺所占民田,悉数归还,三宝福财,簿录入官,民役稍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A.儒释道三教并立局面的结束

B.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土地兼并现象得到根本解决

D.南北朝时期统治政策摇摆不定

11.元朝时,行省督办府、州、县征集各地赋税,行省汇总后将其中七成解运至京师,余下三成供地方支用。行省严格管制府、州、县的经费,有权批准金额在一千锭以内的开销。这一规定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因素 B.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C.体现了集权与分权结合 D.旨在强化君主专制

12.话本是宋代城市说书人的底本,主要以白话写成,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既有篇幅较长的“讲史”,也有短篇的“小说”。宋元戏曲则出现了诸宫调、杂剧、南戏等体裁,深受欢迎。这些现象的出现

A.表明传统小说已臻成熟 B.说明市民阶层成为社会主体

C.体现理学对文艺的影响 D.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活跃

13.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甚至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据此可知,王阳明的思想

A.体现朴素人文主义思想 B.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C.广泛的吸收了佛道思想 D.背离了孔孟的核心思想

14.论及清朝中枢权力演变,有清人说:“国家初制,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其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院视草(起草)自雍正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