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这表明西周晚期

A.中央集权的趋势增强 B.青铜铸造技术已成熟

C.文化同质化现象明显 D.形成家国一体的格局

2.西周时期,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这

A.有助于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秩序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保障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D.强化了对家族的认同

3.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家的研究论文 B.民间的传说

C.《过秦论》的记载 D.秦简的记载

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完全否定了世袭政治这一传统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开始实行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5.下列表格是东汉章帝、顺帝时期选官方面的某些举措。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统治者

皇帝

主要举措

章帝

下诏申明“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以能显”

顺帝

规定被察举者要有一年试职,只有胜任者才能转为正式官员

A.形成了严格的选拔程序 B.以家世作为选官依据

C.放弃了以德取人的选官原则 D.重视官员的行政能力

6.《汉书》记载:“公孙弘自海濒而登宰相,于是宠以列候之……自是之后,宰相毕侯矣。”此事从表面上看,宰相有侯爵在武帝前后都是一样的,但形式却发生了变化。武帝以前是爵位决定官秩,武帝以后是官秩决定爵位。官爵分离体现出

A.中央集权统治受到了威胁 B.贵族政治得到了进步加强

C.君主专制集权加强 D.君权和相权矛盾得以缓和

7.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两宋

明清

比例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政府官员的素养不断提高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流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

D.科举制录取标准逐渐放宽

8.唐朝时任命官职须经中书、门下两省。唐中宗曾多次不经两省而直接任命官职,但装置诏敕(任命状)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当时人称为“斜封墨敕”,讥称这些官职为“斜封官”。从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唐中宗时三省的权力被皇帝剥夺 B.三省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C.三省分权使宰相难以擅权 D.三省六部制度名存实亡

9.“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10.宋监司是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在《朱子文集》第11卷中记载,南宋朝廷明确下令,”监司(监察官)明谕州郡,州郡明谕属邑,不必留心民事,惟务催督财赋”,南宋朝廷该诏令

A.调整了地方的行政秩序 B.导致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C.体现监司职权发生嬗变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1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钱穆意在说明明代

A.废除丞相违背潮流 B.政治体制运行特点

C.吏治败坏权臣弄权 D.君主专制的强化

1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北宋)金兵内侵,只中央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唐代安史之乱,其军力并不比金人弱;唐两京俱失,州郡到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作者意在论证

A.唐代藩镇制度的进步作用 B.都城的区位选择意义重大

C.唐宋的地方治理互有得失 D.宋朝强干弱枝的消极影响

13.明代之前,皇帝临时派出办理重大事务的官员,称谓繁多,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官员的权限相对较小。明代,这类官员越来越受到重视,职衔前皆冠以“钦差”二字。到清代,钦差大臣承办的多是涉及国家安危的大事。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官僚机制运转更加灵活 B.专制皇权管辖范围扩大

C.封建统治危机曰益增多 D.地方自主权力得到加强

14.下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对明清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