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年深圳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
(本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片达几十万片,还有陶器、骨器、石器及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由此可知()
A.旧石器时代人类演进变化规律 B.原始农耕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C.部落联盟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D.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更替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片达几十万片,还有陶器、骨器、石器及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可得知,该遗址的出现有助于人们了解原始农耕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B项正确;河姆渡人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还未进入部落联盟时期,不能反映部落联盟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排除C项;河姆渡居民属于原始社会时代,夏商周属于奴隶社会时代,材料与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更替过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史记》记载,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2021年考古发现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即汉文帝霸陵,出土文物大部分是陶俑,此外就是陶器,还有铜器、铁器小件。这表明()
①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②《史记》中的记载真实可信,是一手史料
③汉文帝提倡节俭④汉文帝注重农业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2021年考古发现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即汉文帝霸陵,出土文物大部分是陶俑,此外就是陶器,还有铜器、铁器小件”可知,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①正确;材料反映《史记》中的记载是真实可信,但?《史记》是司马迁写的,所以对于司马迁来说是第一手资料,而对于我们来说是第二手资料,?②说法错误;据材料“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可知,材料反映汉文帝提倡节俭?,?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汉文帝霸凌修建过程中汉文帝的要求,而未体现农业生产的注重,?④错误。选择B项。排除A、C、D项。故选B项。
3.折叠凳本适合游牧民族使用,被称为胡床(见图)。《后汉书》最早记载了汉灵帝“好胡床”,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类史料中关于“胡床”的记载已屡见不鲜,胡床成为南北各地上至皇帝权臣下至村妇的常用坐具。胡床使用范围的扩大体现了()
A.政权并立 B.江南开发 C.商业繁荣 D.民族交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胡床成为南北各地上至皇帝权臣下至村妇的常用坐具、使用范围扩大”和所学知识可知,胡床从游牧民族使用到南北各地普遍使用,使用范围的扩大体现了民族交融,D项正确;政权并立,即2个以上的政权共同存在,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属于民族交往,为不是经济的商业繁荣,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4.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征讨辽东时,掳得少数民族百姓一万四千口,按例当分赏将士,“上愍(同‘悯’)其父子夫妇离散,命有司平其直(值),悉以钱布赎为民”。此外,众多少数民族将领也获得唐太宗重用,他们或成为驸马,或被赐予李姓。这主要反映了唐太宗()
A.开放包容的民族意识 B.兼收并蓄的文化观念
C.灵活务实对外政策 D.选贤任能的治国手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太宗征讨辽东时,掳得少数民族百姓一万四千口,按例当分赏将士,“上愍(同‘悯’)其父子夫妇离散,命有司平其直(值),悉以钱布赎为民”。此外,众多少数民族将领也获得唐太宗重用,他们或成为驸马,或被赐予李姓。”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民族政策,具有开放包容的民族意识,A项正确;兼收并蓄的文化观念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强调的是对少数民族的意识,排除B项;灵活务实的对外政策主要体现在对外交往方面,题干所示为民族之间的交往,排除C项;选贤任能的治国手段与题干强调的中心内容不符,题干在于分析唐太宗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而非选贤任能,排除D项。故选A项。
5.1895—1900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达到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h].docx
- 精品解析: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 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 精品解析: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新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精品解析: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33校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 精品解析: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33校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
- 精品解析: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 精品解析: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 精品解析: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
- 精品解析: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