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广西]2024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6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一、单选题(共150题)
1、(单选题)美国学者大卫·霍伊说过:“从中国人的观点看,后现代主义被看作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最近的思潮,而从西方的观点看,中国则常常被看作是后现代主义的来源。”他认为一些后现代的观念恰恰是从古代的思想来的,从古代的天人合一,与天地为亲眷的想法而来。可以说,有一些西方后现代的思想,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直??恰好
B.应该??肯定
C.一贯??至多
D.可能??至少
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文段指出“一些后现代的观念恰恰是从古代的思想来的”,B项“肯定”过于绝对,排除;C项“至多”是指不超过限度值,后面通常与固定数字搭配,排除;A项“恰好”是指正好、刚好,强调形式精确或者比例一致,文段并未包含精确或者一致的意思,排除;D项“至少”是指最小的限度,“至少”符合文意,保留。
第一空代入验证,D项“可能”是指或许,填入横线处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伟大的艺术改变人们的习惯》
2、(单选题)“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可哀”,这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的判词。
A.林黛玉
B.王熙凤
C.薛宝钗
D.妙玉
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
解析:【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最优秀的十二位女孩,金陵是一个省,也是剧情的核心发生地,“钗”指女儿。第五回完整出示了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位正册女性名单。
A、C两项错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B项正确,“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是“金陵十二钗”中王熙凤的判词。
D项错误,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故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是驳倒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
A.实践
B.真理
C.认识
D.规律
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
解析:【参考答案】A
【解析】A。解析:不可知论是指怀疑或者否认人的认识或者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的哲学学说,实践是驳倒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故本题答案选A。
4、(单选题)毫无疑问,在现代社会里,网络的作用无可取代。作为现代人,要有网络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先进条件,借网络为己用,化网络为神奇,让生命之舟在网络这个自由海洋里,破激流,越险滩,,鼓帆竞航,奔向理想的彼岸。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驾驭??乘风破浪
B.控制??急流勇进
C.把握??高歌猛进
D.独揽??长风破浪
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
解析:【参考答案】A
【解析】第一空,根据“要充分利用”可知,要有能够充分使用网络的能力,A项“驾驭”指控制、支配,符合语意,当选。B项“控制”指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文段并未表达让网络不能任意活动的语意,排除;C项“把握”指掌握、执持,常搭配“方向”“机会”,与“网络”搭配不当,排除;D项“独揽”指独自把持,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A项“乘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向前,能与“网络这个自由海洋”形象化表达相对应。
故正确答案为A。
5、(单选题)(??)是自然界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
A.国家
B.物质
C.感觉
D.意识
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6、(单选题)在中国,法治观念历来淡薄。从传统文化看,过去中国建朝的基础是道德礼教伦常,而非法律,法律仅处于辅助地位:立法基础也是道德礼教伦常,而非权利。西方各国法律在保障人权时用民法,以物权和债权为先,丨日中国却只有刑法而无民法,因为中国以百姓义务而不是权利为先。现在我国已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执法机构也较健全,但更多仍停留在浅表层次,建设法治社会依然任重道远。
对这段文章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我们法治观念的淡薄源于中国人浓厚的文化心理
B.要形成好的法治环境,需要整个法治文化的自觉
C.如果只讲伦理那社会离真正的法治还相距遥远
D.法治在伦理社会中面临的文化困境
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国法制观念历来淡薄,法律处于辅助地位,且立法基础是道德礼教伦常。然后对比西方各国法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州]广东广州市越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招聘辅助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广州]广东广州市黄埔区卫生健康局所属事业单位广州开发区医院招聘7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广州]广东广州开发区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专项招聘政府高级中级雇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广西]2024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招聘专职辅导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广西]2024年广西北部湾大学招聘6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广西]2024年广西卫生健康人才与技术服务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广西]2024年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广西]2024年广西广播电视台招聘3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广西]2024年广西柳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广西]2024年广西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