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四 中国面孔-2025届语文高考主题阅读与写作专题讲练(全国通用).docx

专题四 中国面孔-2025届语文高考主题阅读与写作专题讲练(全国通用).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主题话题阅读3中国面孔

【概念阐释】

总是在追寻一些东西,或是信仰,或是梦想。在追寻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认识到一些人,擦肩而过又萍水相逢,每个人眼中对于面孔的感知也不同。

世界在不断联通,欧美潮流、韩式风格在中国也掀起过一阵热潮。从网络视频上看到欧美仿妆、韩式双眼皮等,无数个蹦蹦跳跳、年轻有活力、相似度蛮高的女孩子们、男孩子们给自己打上各种各样的“脸”的旗号。尖下巴,高鼻梁,大眼睛,人们越来越多追求这样的面孔,那这样就是“中国面孔”吗?

真正的中国面孔是坚毅而勇敢,儒雅而谦和,果敢而执着,为民请愿,无私奉献,勤学钻研。一切美好的词汇用在他身上也不会浪费半点光芒。中国面孔是无数仁人志士、迁客骚人用自己的历史铸就而成的绝唱,当我们看到、想到这些人的时候,心中难掩自豪和骄傲,这就是真正的中国面孔。

蓦回首,历史长河的另一端,那是一个文人墨客的时代,是一个壮丽辉煌的时代,也是金戈铁马的时代。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岑参、温庭筠;宋代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苏轼、范仲淹、晏殊;元代的王旭;明代的高启;清朝的纳兰性德等,无论朝代如何变更,所撰写的诗词歌赋均为中国文学之瑰宝。“今古梦茫茫”,跨越千年,再次吟诵,总有一番共鸣。平常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哀伤如“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慨叹似“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诗词歌赋的魅力在于无论时光带走了什么,文字的力量永远流传。这些文字,就构成了“中国面孔”。

近代,是仁人志士的时代,是为梦想、为理想、为信仰拼搏的时代。不忘初心,勇往直前,捍卫中国!变法起义,推陈出新,武装反抗,战争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们,他们就是“中国面孔”!中国面孔是一种精神传承,每一个有血有肉,贡献自己青春,贡献自己力量的年轻人,都代表了“中国面孔”。现代,我们要有庞大的科研团队,要利用高科技来捍卫祖国。医疗人员、科研人员、部队官兵、高科技武器,这都是我们的底气!在科研道路上孜孜不倦,攻坚克难,这些可爱的人们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面孔”。

时代在召唤,召唤每一个有“精气神儿”的“中国面孔”。中国面孔不是表面上的容貌,最难能可贵的是有中国精神的青春的生命。有了这种精神,“中国面孔”一定会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回顾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紧扣“中国发展”这一主题的题目较多,这类话题往往格局宏大、开放性强。其中关于“面孔”这一话题居多,“面孔”即能够体现中国在促进世界发展或展现国家发展理念方面扮演的角色。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大国风范”等,都可以体现中国的风貌。命题人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希望考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国计民生、时代发展有自己的见解。

这类话题还有:中国精神、中国成就、改革开放等。写这类话题的作文时,考生要关注中国的具体行为、达到的成就,以及展现的大国精神和大国风范。设置提纲时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突出成就和中国在国际社会扮演的角色等角度出发,紧扣材料主题写作,凸显自我认识和思考。

5年高考真题

2025高考作文命题预测

2024年北京卷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历久弥新

①近年来,高考作文紧扣“中国面孔”这一主题命题,这类话题往往格局宏大,开放性强。其中,“面孔”代表先进人物形象,象征国家发展的不同侧面,反映国家精神特质。这类话题还有:中国成就、时代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等。

②2025年高考,社会现象呈现类作文仍为热点题型,此类型文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变迁,洞悉时代发展,感受国家进步。具体写作时可从科技发展、文化自信、大国风范、全球影响等方面展开,运用广角镜头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涵咏奋斗精神,使青春有为,致力于“强国有我”的伟业中,实现青年与时代、国家的双向奔赴。

2023年新课标I卷好故事是有力量的

2022年全国乙卷

北京“双奥之城”所展现的“跨越再跨越”

【素材聚焦】

一、名言篇(一语点亮生光辉)

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管子》

4.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

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6.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刘蓉《习惯说》

7.王侯交相,宁有种乎!——陈胜

8.难得糊涂。——郑板桥

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11.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

12.我命在我不在天。——葛洪《抱朴子》

13.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赵匡胤

14.贫贱之交不可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