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阶段性测试一(声、光、热综合练)-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阶段性测试一(声、光、热综合练)-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NUMPAGES12

阶段性测试一

(试题分值:80分测试时间:8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7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8~10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3分)

1.【安全教育】地震疏散演练

在学校组织的地震疏散演练中,随着警报声响起,各班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迅速身体卷曲,双手护头躲到桌下、墙角、三角区域等地做好避震准备,下列关于该警报声,说法正确的是()

A.警报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警报声是超声波 D.警报声能传递信息

【答案】D

【详解】A.警报声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种类与温度有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故B错误;

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超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同学们能听到警报声,说明警报声不是超声波,故C错误;

D.各班学生听到警报声响起,立即进行避震演练,说明警报声能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2.【新考法】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北京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以下关于节气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惊蛰”——雷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C.“寒露”——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答案】B

【详解】A.雨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放出热量,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的剧烈振动而发出雷声,故B正确;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需放出热量,故C错误;

D.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3.【新考法】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的“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网”给人的警示是:任何美好的空想都不如动手实干。站在岸边的人看到的水中的“鱼”,形成的原因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C

【详解】岸上的人看水里的鱼,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4年8月6日,在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比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以425.60分夺得10米跳台冠军。如图所示,全红婵保持抱腿姿势下降过程中,她在水中的像为()

A.实像,且像逐渐变大 B.实像,且像的大小不变

C.虚像,且像逐渐变大 D.虚像,且像的大小不变

【答案】D

【详解】全红婵在水中的像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像与物体等大,全红婵跳下去保持抱腿姿势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新考法】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词,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词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明月”是光源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乡音无改”指音调不变

C.“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这由于凹透镜能会聚光

D.“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鱼惊”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答案】D

【详解】A.“明月”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诗句中“乡音无改”指音色不变,故B错误;

C.把冰制成凸透镜,让其正对着太阳光,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会在冰透镜下面放上易燃物体,即可取火,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鱼惊”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6.【新情境】我国科技成就

2024年4月,世界首套300MW级压气储能电站——湖北应城压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并网成功,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网负荷低谷时的剩余电力驱动电动压缩机压缩空气,将其储存在高压密封设施内,在用电高峰释放压缩空气驱动膨胀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储能过程中,压缩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减小

B.储能过程中,电能最终转化为化学能

C.释能过程中,空气膨胀做功,其内能增大

D.释能过程中,内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答案】D

【详解】AB.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