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主体段写法:对核心概念及关键词的阐释.docxVIP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主体段写法:对核心概念及关键词的阐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考场作文的基本要求

①总字数控制在850-950之间

②标题要含有关键词。

③第一段开头要引材料,最后一句要明确自己的观点。

④第二段如有概念及关键词需要阐释概念及关键词;如是权衡选择或观点选择型或问答型材料需要写诚然段。

⑤主体段落→一般3~5个部分构成,字数控制在250-300,需要紧扣材料。

一般要求完成一个闭环论证基本构成

①中心句→基于主话题、材料内涵的一般道理(观点、主张),体现主体性、针对性、倾向性;

②阐释句→以分类、因果、条件、假设、正反等方式,对中心句作补充阐释;

③材料句→分析原材料,或由原材料触发联想和思考,引用内涵与中心切合的事例、名言等;

④分析句→围绕中心,作因果、条件、假设、正反对比分析;

⑤小结句→回扣本段中心作结,不能简单重复;

⑥过渡句→承上启下,灵活运用。

⑦末尾段需要再次紧扣材料,强调观点。

二、方法指导

第二段主要起到文气贯通、过渡衔接的作用,可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流畅和连贯。

解释关键词法,其实就是从“是什么”角度去论证。如果题目涉及到核心概念,需要在第二段对核心概念进行阐释。

1.核心的概念(关键词)、重要的概念(关键词),要在第二段对关键词进行解释。

2.关键词解释的通常模式:

①何为“xxxx”?

②“xxx”是……,是……,而不是……不是……

【注意】

①是“……”或不是“……”的内容,可以用较为书面的语言、直白的语言去解释,也可以用名言、名人事例、生活现象去解释。

②可以既从肯定的角度解释,也可以从否定的角度解释。

③第二段,除了解释关键词之外,还可以写些意义,强调其重要性。

三、例文欣赏

【例文1】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本范文)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

【例文2】

生命诚可贵,爱国价更高

①爱国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激昂;是鲁迅“零台无计逃神矣,我以我血祭轩辕”的义愤填膺;是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爱国比生命还重要,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们的祖国呢?须知生命诚可贵,爱国价更高!

②何为爱国?爱国不是一定要像文天祥那样大义禀然,轰轰烈烈;也不是一定要像毛泽东、周恩来那样为解放中国做出巨大贡献;可以没有鲁迅那样的满腹经伦,如投枪匕首般的笔锋;(从否定角度,用例子解释)但你一定要胸怀祖国,一切以祖国的利益为重。(从肯定角度,直接解释)爱国并不难,只要你想!爱国可以是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爱国可以是旅行国外时,文明礼貌,以良好的国人形象视人。(从肯定角度,用例子来解释)这些都是最平常、最细微、最容易做到的爱国行为。如果一个人连这些都做不到,还何谈爱国呢?

【点评】首段引出观点“生命诚可贵,爱国价更高”,第二段自问自答,对关键概念“爱国”作了具体阐释,揭示其内涵。

【例文3】

让隔阂泯于理性

①上一代与下一代行走于同一条路上,但处境节点不同,所经历的不同,导致了狭隘与偏颇。代际矛盾由此而生。那么,这一代际矛盾是否无法解决呢?如果可以解决,那么解决之道在何在?答案显而易见,只要敞开心扉,互诉心声,树理性认知之光,于代际间和谐共往,代际矛盾自然消失。

②何为“理性认知”?理性认知就是一个人的谋虑、思维、格局,是一种基于逻辑和客观事实的认知方式。(用较为书面的语言解释)一个人的理性认知能力决定其格局,而格局决定结局,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被矛盾蒙蔽了理性,以致失去正确的认知。(再简单说其意义,强调其重要性,回归观点。)

【点评】首段引出观点“树理性认知之光以消除代际间的矛盾”,第二段自问自答,对关键概念“理性认知”作了具体阐释,揭示其内涵。

【例文4】

以宁静心,赴喧嚣流

①社会的喧嚣似乎自古便被无数文人诟病不已,古有竹林七贤长啸山林,今有周国平向往安静的日子。(理想)但社会的群体性注定了它会像莫言说的那般喧嚣发展,(现实现状)那么如何使宁静与喧嚣的社会达成统一呢?(矛盾问题)我认为,应以宁静心,赴喧嚣流。【观点】

②何为“宁静心”?宁静心远不止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更是清静寡欲,不慕荣利,(用较为书面的语言去解释)是被迫置身于人群的时候自守孤独的那份从容,是陷入集体主义狂欢时的一份清醒。(用现象去解释)

【点评】第二段对“宁静心”这一关键概念作了阐释,为下文进一步论述宁静心的重要性蓄势。

【例文5】

实践出真知,变通启灵智

①《乡土中国》中赤诚沉郁的乡情与客观严谨的论述,离不开费孝通对中国农村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