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人参,补气第一要药,其大补元气,是补益保健之佳品。在中医学中,人参在每一张方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那么,人参应该怎样用呢?这一点,我们的古人已有了深刻的认识。一起去看看吧!
邹润安在《本经疏证》一书中,记录了自己用含有人参的方剂救治两个危重症的医案,这在全书是很少见的,可以作为我们临床之借鉴。他正是在对仲景所有含人参的方剂及其治证的剖析中,来探寻运用人参之微旨的。
邹润安认为,人参为阴中之阳(这是由其生长环境及习性决定的,其草背阳向阴,不喜风日),其力厚,其性醇,色黄昧甘,故首入脾,次入肺,次入肾,次入肝,次入心,愈传效愈著,所谓“主补五脏”也。
一、用人参除邪气
人参的主治,《本经》一连用了8个动词,即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如此看来,其补益的作用是很显著的,故《本草纲目·十剂》云:“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
《名医别录》认为,人参可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邹润安指出,对于以上人参所主治的病证,在张仲景的著作中分别有相对应的方剂,如:主肠胃中冷之茯苓四逆汤、吴茱萸汤、附子汤,主心腹鼓痛之大建中汤、理中汤,主吐逆之干姜黃连黄芩人参汤、麦门冬汤,主调中之半夏心汤、生姜泻心汤、薯蓣丸,主消渴之白虎加人参汤,主通血脉之炙甘草汤、通脉四逆汤,主破坚积之鳖甲煎丸等。以上相对应者,凡30余方,皆效验昭著,人参除邪气之功可谓大矣。这也说明仲景用药,处处宗法《本经》,而又互相调剂之,以发挥其最大功效。
二,用人参之大略
邹润安认为,用人参总的来说应掌握四个字,即上动、下静。在上病之动者,寒热皆治之,如白虎加人参汤、理中丸、竹叶石膏汤等证有渴、吐及唾,皆动也。在下病之静者亦治之,如附子汤证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乃不动是也。反之,在上病之静者不治,如诸在表当发汗解肌证,以及结胸、痞气、停饮等候是也。在下病之动者亦不治,如诸下利证是也。
但是也有特例,如四逆加人参、理中、吴茱萸汤等证见既吐且利者,乃上下皆动之病,则以上下不守,属中宫溃败,须急急用参,不可以上下动静一概论也。
三、辨人参之可用与不可用
1.有表证而邪正不分者不可用
邹润安引徐洄溪的话说,疾病有分有合,合者,邪正并居,当专于攻散;分者,邪正相离,有虚有实。实处宜泻,虚处宜补,一方之中,兼用无碍,且能相济。以小柴胡汤证为例,其方后注云“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外有微热”及“不渴”,都说明表证尚未解,邪气尚混合不分,故当去人参。
2.表证己罢,内外皆热,虚实难明者,尤不可用
人参于热盛而虚者可用,实者不可用。如白虎汤证不属于虚证,故不用人参。又如小柴胡汤证之症见胸中烦而不呕者,也是因为邪聚于上不得泄越(即不呕),也不属于虚证,故不用人参。
3.表邪已化热,邪正已分者,可用人参
如白虎加人参汤证特别申明“渴欲饮水,无表证”。邹润安加以解释说:“表证不渴,渴则风寒已化,邪正分矣。”虽然此时尚有“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但它不是常常恶风或遍身恶寒,说表邪已经化热,特尚未尽耳。
4.肠胃中冷,中气不能自立者可用人参
理中丸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方。邹润安指出,凡用人参,必究病之自表自里,其不由表者,若霍乱之寒多,用理中丸,腹痛更加之,虽头身疼痛,发热,无所顾忌。再如桂枝人参汤证,表里相混难分,虽头身疼痛,发热,无所顾忌。人参在方中冲和煦育,调补中气而使寒热调和,起一个枢纽以应环中的作用。
5.脾胃虚弱,更触邪气之呕必用人参
邹润安说:“呕者用人参多,欲呕者用人参少,是人参之治呕有专长矣。”人参色黄气柔,味甘微苦,唯甘故补益中宫,唯苦故于虚中去邪。故无论寒邪热邪之盛,或病后阴虚阳虚,皆可用人参治呕。如大病瘥后,喜唾,胃上有寒,宜理中丸。
6.需协调平衡而使药力齐者当用人参
比如在乌梅丸、竹叶石膏汤、温经汤、薯蓣丸和侯氏黑散等方中,或以寒药为君,或用寒药甚多,或以热药为君,或补泻错杂,或收散并行,然而诸方中“非人参则其力不齐,而互相违拗者有之矣”。
四、关于人参之用量
1.表证邪盛者,人参用之略多
邹润安说:“邪盛则开解药亦多,人参若少,则不足以驾驭,此所以多也。”故温中解表之桂枝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之白虎加人参汤中,人参皆用三两。
2.虚多于邪,人参用之反少
邹润安比较了人参在19个仲景方剂中的用量多寡,得出了“虚多于邪,用之反少”的结论。如有表证的小柴胡汤、白虎加人参汤等方,人参皆用三两;而汗下后阴阳俱虚的茯苓四逆汤,霍乱亡阳脱液的四逆加人参汤,人参反而皆只用一两。
3.驳斥“人参少用壅滞,多用宣通”
邹润安说:“藉人参之宣通,在《伤寒论》中莫过于通脉。试观炙甘草汤治脉结代,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