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本溪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1.下列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那些小船,好像一组组propulsionengine。(A.推进器)
B.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A.忧虑:担心、不安)
C.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快乐和忧伤。(A.忧伤:悲哀、愁苦)
D.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A.忧伤:悲哀、愁苦)
2.下列关于下列文章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在海边捡贝壳的故事。
B.文章通过年轻人捡贝壳的经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文章强调了人生中要学会珍惜眼前的人和事。
D.文章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珍惜每一个瞬间。
3.下列对下列文章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描写、对比等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B.文章通过年轻人捡贝壳的经历,巧妙地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C.文章以年轻人捡贝壳为线索,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哲理。
D.文章主要运用了叙事手法,没有采用描写、对比等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邂逅相遇,适我愿兮。(A.适:满足)
B.美人迈兮,步倚罗裙。(A.迈:迈步)
C.遥闻君语,似闻君笑。(A.闻:听到)
D.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A.动:移动)
2.下列关于下列文言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的故事。
B.文章通过桃园结义,展现了兄弟情谊的珍贵。
C.文章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珍惜友谊。
D.文章告诉我们,人生要敢于追求梦想,勇敢地去拼搏。
3.下列关于下列文言文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B.文章通过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对话,揭示了桃园结义的主题。
C.文章以桃园结义为线索,展现了兄弟情谊的珍贵。
D.文章主要运用了描写手法,没有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四、作文(50分)
题目:成长的足迹
要求:
1.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2.文章要具体、真实,展现自己的成长过程。
3.字数在600-800字之间。
五、文学常识(每题2分,共10分)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2.《三国演义》中,谁被誉为“卧龙”?
3.《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多少人?
4.《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分别是谁?
5.《儒林外史》的作者是谁?
六、古诗文默写(每题2分,共10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
2.落红不是无情物,()
3.春风又绿江南岸,()
4.红豆生南国,()
5.人生自古谁无死,()
试卷答案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1.答案:C
解析思路:A项中的“推进器”是正确的解释,B项中的“忧虑”也是正确的解释,D项中的“忧伤”同样正确。而C项中的“忧伤”解释为“悲哀、愁苦”与原文中“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不符,因此选C。
2.答案:D
解析思路:A项中,文章并未主要讲述捡贝壳的故事;B项中,文章并未明确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项中,文章并未强调珍惜眼前的人和事。只有D项符合文章的主旨,即通过捡贝壳的经历,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哲理。
3.答案:D
解析思路:A项中,文章确实采用了描写、对比等手法;B项中,文章通过捡贝壳的经历揭示了人生的真谛;C项中,文章确实以捡贝壳为线索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哲理。只有D项错误,因为文章中确实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1.答案:B
解析思路:A项中的“适”在文中是满足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B项中的“迈”在文中是迈步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C项中的“闻”在文中是听到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D项中的“动”在文中是移动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因此选B。
2.答案:B
解析思路:A项中,文章并未讲述桃园结义的故事;C项中,文章并未强调友情的重要性;D项中,文章并未鼓励人们追求梦想。只有B项符合文章的主旨,即通过桃园结义,展现了兄弟情谊的珍贵。
3.答案:D
解析思路:A项中,文章确实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B项中,文章通过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对话揭示了桃园结义的主题;C项中,文章确实以桃园结义为线索展现了兄弟情谊的珍贵。只有D项错误,因为文章中确实运用了描写手法。
四、作文(50分)
答案:略(此处应为学生作文,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创作)
五、文学常识(每题2分,共10分)
1.答案:《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答案:《三国演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pdf VIP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精品课件(含视频).pptx
- 2025年党支部书记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中央八项规定专题党课讲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docx VIP
- 3.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pptx
-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doc VIP
- 现代畜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畜牧业发展历程).ppt VIP
- 座便器检验报告.pdf
- 线上音乐特色作业说民乐-奏民乐设计.docx VIP
- QB∕T 5362-2019 玻璃器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可复制版).pdf
- TCESA 1177-2021 非结构化数据应用分级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