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2025版选择性必修2单元形成性评价 阶段形成性评价 模块终极性评价课时过程性评价四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含答案.docxVIP

高中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2025版选择性必修2单元形成性评价 阶段形成性评价 模块终极性评价课时过程性评价四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2025版选择性必修2单元形成性评价阶段形成性评价模块终极性评价课时过程性评价四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含答案

四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基础全面练】

1.下列农业工具的发展与变化,按其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A.打制农具-磨制农具-铁制农具-青铜农具

B.磨制农具-打制农具-铁制农具-青铜农具

C.打制农具-磨制农具-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D.打制农具-铁制农具-磨制农具-青铜农具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打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使用磨制石器;西周时已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按时间顺序排列为打制农具-磨制农具-青铜农具-铁制农具,故C正确,排除A、B、D。

2.下表是根据出土的春秋齐国农具所做的分类概况。由此可推断齐国 ()

类别

掘土农具

中耕农具

收割农具

名称

锸、耒、镢、锹

锄、铲、耙

A.较早进入农耕时代

B.农业生产工具多样

C.农耕技术领先他国

D.大力提倡发展农业

【解析】选B。表格中列举了齐国的掘土农具、中耕农具以及收割农具,说明此时齐国农业生产的工具种类多样,故选B。中国在七千年前就进入了农耕时代,不是春秋时期才进入,A错误;材料没有比较齐国和其他国家农耕技术,C错误;农具种类多并不代表政府提倡发展农业,D错误。

3.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集体耕作

C.铁犁牛耕 D.谷蔬轮作

【解析】选C。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之后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选C。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A错误;集体耕作是商朝和西周时期的主要耕作方式,B错误;谷蔬轮作不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D错误。

4.(2024·成都高二检测)王祯《农书》记载“不问地之坚强轻弱,莫不任使,欲浅欲深,求之犁箭……欲廉欲猛,取之犁梢”。这一农具指的是 ()

A.耒耜 B.曲辕犁

C.耧车 D.铁锹

【解析】选B。据材料“欲浅欲深,求之犁箭……欲廉欲猛,取之犁梢”可知,这一农具是曲辕犁,故选B。耒耜、耧车与铁锹均与材料不符,排除A、C、D。

【补偿训练】

西汉赵过发明耧车,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观察如图,“耧车”的主要功能是 ()

A.耕地 B.除草 C.播种 D.施肥

【解析】选C。耧车的主要功能是播种,故选C。耧车并不具备耕地、除草和施肥的功能,排除A、B、D。

5.西晋陈寿《三国志》记载:“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该发明主要用于 ()

A.灌溉 B.纺织 C.冶炼 D.制坯

【解析】选A。据材料“马钧”“灌水自覆”可知该发明是马钧革新的翻车,用于灌溉,故选A。纺织、冶炼和制坯与材料“灌水自覆”不符,排除B、C、D。

【补偿训练】

新王国时期,古埃及人发明了提水灌溉的装置“沙杜夫”,它利用杠杆原理将低洼之处的水抽引到高处,从而使高处的耕地得到灌溉。这表明 ()

A.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

B.埃及社会饥荒得以缓解

C.农业灌溉工具世界领先

D.水利工程推动农业发展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发明提水装置,利用杠杆原理实现了汲水灌溉的目的,这说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故选A。材料未涉及埃及社会饥荒问题,排除B;材料未将古埃及的灌溉工具与其他国家对比,无法得出世界领先的结论,排除C;材料未涉及水利工程方面的内容,排除D。

6.(2024·信阳高二检测)如图为江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的《纺织图》(局部)。这可用于研究汉代 ()

A.手工工场的生产流程

B.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C.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D.纺织技艺的发展状况

【解析】选D。材料中的《纺织图》描绘的是妇女调丝、纺线的情景,可用于研究纺织技艺的发展状况,故选D。从图中无法判断是否为手工工场,排除A;从图中也无法判断纺织生产是否服务于丝绸贸易,排除B;该图没有体现男耕,排除C。

7.在中国古代陶瓷业发展中,为解决烧制过程中的粘连问题,古代工匠们采用的工具是 ()

【解析】选D。结合所学陶瓷业的知识可知,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故选D;坯车不仅能制成圆形坯件,而且能通过调节坯车转动的快慢,控制坯件的薄厚,排除A;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排除B;模范是使液态金属成型的工具,排除C。

8.如图是战国时期的铜尊盘。这反映了 ()

A.铸造工艺的高超 B.冶炼技术的成熟

C.礼乐制度的崩溃 D.等级制度的森严

【解析】选A。铜尊盘的造型,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青铜铸造工艺高超,故选A。材料不能反映冶炼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文档资料免责声明: 本账号发布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和个人原创收集,仅用于分享交流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来信,删除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