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30CCSB47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505—2023
柞蚕品种高新1号Tussahrace-GaoxinNo.1
2023-09-28发布2023-11-16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505—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园艺特产管理站、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永吉县柞蚕高新技术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万伍、万军、王会志、周影、张雪超、柴秋泉、马家艳、杨世忠、朱兴友、包臣、刘铄石、周思意。
DB22/T3505—2023
1
柞蚕品种高新1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柞蚕品种高新1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品种保育、蚕种繁育和适宜区域及放养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柞蚕品种高新1号的鉴定、繁育、复壮和推广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2331—2013柞蚕种质资源保存与鉴定技术规程
DB22/T1025柞蚕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DB22/T1751—2012柞蚕品种吉黄一化DB22/T3127—2020柞蚕品种多丝5号
3术语和定义
DB22/T1751—2012和DB22/T3127—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文件。3.1
实用孵化率practicalhatchability
48h内孵出蚕卵粒数占受精卵总粒数的百分率。
[来源:DB22/T1751—2012,3.12,有修改]3.2
蛹期有效积温activeaccumulatedtemperatureofpupalstage解除滞育后的蛹发育至羽化盛期所需高于10℃日积温总和。
[来源:DB22/T3127—2020,3.28,有修改]
4品种来源
1998年3月起,永吉县高新柞蚕科学技术研究所、吉林省园艺特产管理站合作,以“选大1号”与农家青黄种的一代杂交种为基础育种材料,以幼虫体绿色为表型标志,历经11年22代系统分离选育,于2008年育成柞蚕抗病新品种,2009年6月25日通过吉林省农业委员会验收(鉴定),命名为“高新1号”。
5特征特性
5.1形态特征
5.1.1卵
DB22/T3505—2023
2
卵深褐色,卵壳乳白色、椭圆形。卵长3.22mm,卵幅2.65mm,卵厚2.00mm。
5.1.2幼虫(蚕)
蚁蚕头壳红褐色,体黑色。五龄蚕体背翠绿色,体侧深鹦鹉绿色,气门上线黄色,体背疣状突起嫩菊绿色,气门下线疣状突起浅宵蓝色,臀板焦茶绿色。
5.1.3茧(蛹)
5.1.1.1茧椭圆形、淡褐色。雌茧长53.5mm,茧幅26.3mm;雄茧长48.2mm,茧幅23.4mm。
5.1.1.2蛹纺锤形、黑色间有黑褐色或黄褐色。雌蛹体长45.9mm,体幅22.5mm,体重11.6g;雄蛹体长40.0mm,体幅20.2mm,体重8.1g。
5.1.4成虫(蛾)
雌蛾棕黄色,体长47.8mm,体幅26.1mm,翅展169mm;雄蛾浅棕色,体长39.2mm,体幅17.9mm,翅展155mm。
5.2生物学特性
相关特征特性指标按照附录A的规定调查,主要为:
a)青黄蚕血统,二化性,四眠;
b)蛹期有效积温235℃,单蛾产卵数平均320粒,克卵数107粒,造卵数365粒,产出率87.7%,受精卵率≥95%;
c)卵期发育有效积温为120℃,实用孵化率97.5%,不受精卵率≤5%,克蚁蚕数141头;
d)全龄期经过在日平均温18℃时为47d21h,五龄期经过16d;
e)收蚁结茧率33.9%,虫蛹统一生命率97.5%,死笼率1.8%;
f)千粒茧重11.30kg,全茧量11.36g,茧层量1.30g,茧层率11.44%;
g)茧丝长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2T 3566-202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疗规程.docx
- DB22T 3564-2023 经胸右心声学造影检查规范.docx
- DB22T 3563-2023 帕金森病便秘中医诊疗技术规范.docx
- DB22T 3561-2023 小儿短暂性抽动障碍推拿技术规范 .docx
- DB22T 3560-202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中医诊疗规范.docx
- DB22T 3559-2023 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诊疗规范 .docx
- DB22T 3558-2023 支气管哮喘针刺技术操作规范 .docx
- DB22T 3557-2023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中医诊疗规范.docx
- DB22T 3554-2023 脑小血管病相关头晕 平衡障碍中医诊疗规范.docx
- DB22T 3553-2023 家政职业经理人培训规范.docx
- DB22T 3504-2023 水稻品种田间特性鉴定技术规程 .docx
- DB22T 3503-2023 大豆“三系”可育种质异交传粉结实性鉴定规程.docx
- DB22T 3502-2023 籽用南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22T 3501-2023 玉米秆茬与无害化畜禽粪便田间条带堆腐技术规程.docx
- DB22T 3500-2023 刺嫩芽绿色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22T 3499-2023 玉米杂交种吉单66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docx
- DB22T 3496-2023 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22T 3495-2023 露地辣椒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22T 3494-2023 茄子抗褐纹病鉴定技术规程 .docx
- DB22T 3493-2023 黄瓜穴盘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ocx
最近下载
- 证据学全套课件.pptx VIP
- GB 50650-2011(2022年版)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docx VIP
- 新时期山西省总规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西川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分班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残疾儿童康复评估报告2025.docx
- 03D201-4 10kV及以下变压器室布置及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pdf VIP
- 新常态下高校工程审计范围及审计依据风险和解决措施.pdf VIP
- HJ 1093-2020 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最新解读.pdf VIP
- 探索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pdf VIP
- 智能温控调速电风扇毕业设计答辩╱格式.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