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228页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
课文目录
第七章力
第十章浮力
第1节力
第1节浮力
第2节弹力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第3节重力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4节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2节二力平衡
第1节功
第3节摩擦力
第2节功率
第4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第3节动能和势能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九章压强
第1节压强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1节杠杆
第3节大气压强
第2节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杆秤
第4节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活塞式抽水机
第3节滑轮
第5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4节机械效率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1.?具体教材内容:
首先引入力的概念,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推、拉、提、压等动作,引导学生认识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例如人推车,人对车施加了“推”这个作用,从而引出力的概念。教材强调力的作用离不开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像上面例子中的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介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并给出形象的例子,如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帮助学生建立对力的大小的直观感受。
接着阐述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形变方面,以拉弹簧弹簧伸长、按压橡皮泥橡皮泥形状改变等为例;运动状态改变方面,列举人推车使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踢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改变等实例。
2.?教材特点:
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大量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实例来引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用生活中常见的推、拉、提、压等动作引出力的概念,用托起鸡蛋感受力的大小。
图文并茂,教材中的图片能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如力的作用效果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物体受力前后的变化。
教材内容循序渐进,先介绍力的基本概念,再到力的单位,最后深入讲解力的作用效果,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例如知道推东西需要用力,拉东西也需要用力,但这些认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尚未形成科学的力的概念。在之前的科学课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有一定基础,这为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关知识提供了帮助。
2.?认知特点: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直观、生动的实验和实例更感兴趣,也更容易理解。但对于力这种较为抽象的概念,尤其是力的相互性等较深层次的知识,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实例进行引导。
3.?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参与课堂活动,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畏难情绪,需要教师及时鼓励和引导,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明确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记住力的单位是牛顿(N),并能通过实例对力的大小有初步的感知。
能清晰描述力的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各种力的作用效果的实例属于哪种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力的现象以及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在观察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实验中,学生学会观察物体形变前后的变化,并分析得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的结论。
经历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让学生学习从具体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规律和结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
在小组实验和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包括明确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关系,以及力的作用不依赖于物体是否直接接触等要点。
牢记力的单位牛顿(N),并能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
清晰掌握力的作用效果,能准确判断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具体情况。
2.?教学难点:
理解力的概念中“作用”的抽象含义,以及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同时作用的关系,这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大量实例和实验来帮助理解。
对于力的作用效果中运动状态改变的理解,特别是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的情况,学生可能较难把握,需要教师通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FDI 相关外汇业务及资本项目外汇业务知识试卷.docx VIP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 VIP
- 恙虫病患者的护理查房.ppt VIP
-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TRIZ理论).ppt VIP
- AI大模型赋能AI大模型赋能制造企业采购流程体系和采购流程梳理及优化总体规划方案.ppt VIP
- 循环再造 5 万吨磷酸铁锂黑粉制备高性能磷酸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山东档案职称考试《档案基础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大全(含答案).pdf
- 安川变频器技术手册V1000 中文.pdf VIP
- KurtZ ersa Versaflow 3.45选择焊系统用户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