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
Z51
13.020.01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483—2019
河岸带湿地生态修复—面源污染
消减技术规程
2019-11-20发布2019-12-19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3/T2483—2019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XX年XX月XX日批准。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XX年XX月XX日开始实施。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曾昭文、韩辉、焉志远、佟斌、杨帆、曹宏杰。
II
DB23/T××××—××××
目录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湿地修复优势植物筛选 2
5杂类草甸功能群落修复建植 2
6沼泽和草塘功能群落修复建植 2
7建植管理 3
8建植档案 3
DB23/T××××—××××
1
河岸带湿地生态修复--面源污染削减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河岸带湿地面源污染控制优势植物筛选、杂类草甸、沼泽和草塘功能群落修复建植、以及植物建植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河岸带湿地生态修复--面源污染消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24708-2009湿地分类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3.1河岸带湿地
河水—陆地交界处的两边,直至河水影响消失为止的地带。
3.2生态修复
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
3.3面源污染
主要由土壤泥沙颗粒、氮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各种大气颗粒物等组成,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水、土壤或大气环境。
3.4杂类草甸
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
3.5沼泽
分布在河漫滩,地表积水,优势植物以湿生和沼生植物为主的湿地生态类型。
3.6草塘
由分布在水体中的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要植物种类的水生生态类型。
4湿地修复优势植物筛选
DB23/T××××—××××
2
4.1植物调查
调查具有河岸带湿地水质净化植物优势种的多度、密度、高度、盖度等。湿地类型符合GB/T24708-2009湿地分类标准。
4.2样方及计算方法
植株平均高度≥2m的样方面积2m×2m,平均高度在1~2m范围的样方面积为1m×1m,平均高度1m的样方面积为0.5m×0.5m;草本植物总优势度=(相对高度+相对盖度)/2,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3。相对高度=某种的高度/所有种的高度之和×100%;相对密度=某种的密度/所有种的密度×100%;相对生物量=某种的干重/所有种的总干重×100%;优势植物符合水位生境下覆盖度、相对生物量和重要值分别超过20%,0.2和0.2的湿地植物种类。
4.3优势植物
河岸带湿地生态修复中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优势植物芦苇、菰、菖蒲、荻、长秆苔草。
5杂类草甸功能群落修复建植
5.1整地
清理建植场地,翻地深度20cm,耙细耧平,达到表土层疏松、平整。
5.2种子建植
荻采用种子撒播的方式种植。以15g/m2的播种量撒播。野外自然恢复条件下播种,增加20%种子用量。播种后,覆土0.5cm~1cm。镇压后浇水。
5.3草块栽植
针对长秆苔草裁切成50cm×30cm宽的长条状草块,草块厚度约5cm的规格移栽,栽植草块保留2cm~3cm的间隙。草块间的隙缝填入细土,镇压浇水。2天~3天再次镇压。
5.4穴栽、条植
穴栽芦苇以1m2草块分植8m2~10m2面积的比例,以15cm×15cm株行距分丛栽植。菰、菖蒲以30cm×40c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3_T 3466-2023 寒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ocx
- DB23∕T 2637-2020 位置服务平台多模式协同定位服务接口技术规范.docx
- DB23_T 1555-2021 水泥企业化验室记录及报告编制规程.docx
- DB23_T 3294-2022 防洪工程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ocx
- DB23_T 3144-2022 黑龙江省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 第1部分:数据体系.docx
- DB23_T 3435-2023 组合式现浇混凝土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ocx
- DB23∕T 2475-2019 林业碳汇计量检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docx
- DB23∕T 2743-2020 高速线棒材悬臂辊箱装配技术规程.docx
- DB23∕T 2818-2021 烟草复烤行业风险分级管控技术及规程.docx
- DB61_T 5113-2024 建筑施工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