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23∕T 2635-2020 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docx

DB23∕T 2635-2020 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07.040A7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635—2020

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evaluatingresourcesandenvironmentcarryingcapacityandterritorialdevelopmentsuitabilityofHeilongjiangprovince

2020-06-08发布2020-07-07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3/T2635—2020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评价目标 1

5评价原则 2

6技术流程 2

6.1数据准备 3

6.1.1定位基准 3

6.1.2确定评价单元与计算精度 3

6.1.3数据收集 3

6.2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3

6.3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4

6.4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4

6.5承载规模评价 4

6.6综合分析 4

6.6.1资源环境禀赋分析 4

6.6.2问题和风险识别 4

6.6.3潜力分析 5

6.6.4情景分析 5

7成果提交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数据收集清单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方法 9

附录C(规范性附录)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方法 16

附录D(规范性附录)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 22

附录E(规范性附录)承载规模评价方法 34

参考文献 38

III

DB23/T263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经济管理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测绘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占荣、罗研、李晶晶、刘武超、何畅、康光清、李昭彤

1

DB23/T2635—2020

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目标、评价原则、技术流程和成果提交。

本规程适用于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T20481-2017气象干旱等级

GB/T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21986农业气候影响评价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T50331-200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HY/T0273-2019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第1部分:风暴潮

TD/T1055-2019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DD2019-08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1:50000)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基于一定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一定地域范围内资源环境要素能够支撑的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最大规模。

3.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在维系生态系统健康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要素和区位条件,特定国土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适宜程度。

4评价目标

2

DB23/T2635—2020

分析区域资源环境禀赋条件,研判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和风险,识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和生态极敏感空间,明确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为完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撑,倒逼形成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5评价原则

评价以坚守底线思维、科学客观、因地制宜、简便实用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