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卵巢周期子宫内膜月经期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51428卵巢与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周期卵巢变化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变化增生期第5~14天卵泡发育成熟、排卵雌增生分泌期第15~28天排卵后黄体形成并发育成熟雌孕进一步增生,呈分泌期变化月经期第1~4天黄体退化雌孕内膜缺血、缺氧、坏死、脱落,月经来潮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子宫颈的周期性变化排卵前,受雌激素的影响,宫颈粘液分泌的量增多,稀薄透明,涂片见羊齿植物叶结晶。这种结晶于月经周期的6~7天出现,排卵期最明显;排卵后,受孕激素的影响,宫颈粘液分泌量减少,变混浊粘稠,涂片见椭圆体;因此,宫颈粘液涂片可了解激素的变化。阴道粘膜的周期性变化在卵泡期,阴道粘膜受雌激素作用,上皮增厚,表皮细胞角化;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丰富,在阴道杆菌作用下分解为乳酸,保持阴道的酸性环境;排卵后,受孕激素作用,阴道粘膜上皮大量脱落,角化现象消失。卵巢、子宫内膜、阴道上皮、宫颈粘液、基础体温的周期性变化卵巢周期子宫内膜阴道上皮宫颈粘液结晶基础体温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激素FSH、LH雌激素孕激素负反馈正、负反馈FSHLH雌激素雌激素、孕激素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卵巢与子宫的周期性变化直肠膀胱尿道邻近器官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一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1.新生儿期(neonatalperiod):出生4周内.特点:乳房肿大或有乳样分泌物、阴道少量分泌物,在短期内自然消失。2.幼儿期(childhood):出生4周到12岁左右.特点:10岁以前,生殖器官仍为幼稚型10岁以后,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女性特征开始出现3.青春期(adolescence):一般10—19岁.特点:体格生长发育迅速生殖器官(第一性征)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明显月经来潮4.性成熟期(sexualmaturity):生育期,18岁左右开始,持续约30年.特点:规律的月经周期生育功能处于最旺盛的时期5.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period):一般发生在45—52岁,出现的早晚、持续长短因人而异.特点:卵巢功能减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月经量渐减少,周期不规则,最后绝经;部分妇女出现围绝经期症状6.老年期(senility):一般60岁以后.特点:卵巢功能衰退生殖器官萎缩易发生代谢障碍而导致骨质疏松、肥胖、血压升高等月经及临床表现在内分泌周期性调节下,子宫内膜发生从增生到分泌的反应,如不发生受精和孕卵着床,子宫内膜则萎缩脱落并伴有出血,如此周而复始的发生子宫内膜剥脱性出血称为月经(menstruation)。月经是性功能成熟的标记。初潮(menarche)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初潮年龄约11~18周岁,多数为13~15周岁。月经初潮的迟早受遗传、营养、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月经周期(menstrualcycle)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称为月经周期。一般约28~30天,提前或推后3天仍属正常。月经期月经持续的天数称为月经期。一般约3~7天。经量经血量一般约30~50ml,超过80ml为病理状态。经血特点1.经血内含有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2.经血呈暗红色,不凝固;3.经血呈碱性(月经期阴道酸性降低,抵抗力下降)月经期症状1.下腹及腰骶部下坠感2.尿频3.头痛、失眠、抑郁或易激动4.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5.鼻粘膜出血等经期保健1.劳逸结合,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2.防寒保暖;3.忌辛辣刺激性饮食;4.忌冷水浴、游泳、盆浴、坐浴、阴道冲洗;5.保持外阴清洁,正确应用内置式卫生棉条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之一是它的周期性变化,月经是这个周期性变化的重要标志;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的激素作用,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1.下丘脑性调节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GnRH):促使垂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