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诗词鉴赏.pdf

《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诗词鉴赏.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过《贺新郎》,方能体会到“我失骄杨”中那个“失”字的沉痛分量。下面是

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诗词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原文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注释

去:离开。挥手从兹去: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热泪欲零:零,与“零落”的零同义,也是落的意思。《古诗十九首》之十,“终

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书语:信中的话语。

云雾:比喻前句的误会。

人有病,天知否:原为“重感慨,泪如雨”。(病:也指误会。)

横塘:长沙东门小吴门外清水塘。一九二一年冬至二三年四月,毛泽东租了清水塘

边的一所茅屋,家住兼作中共湘区委员会会址,旧址现为纪念馆。“横塘”也是典

故,在古诗中常作女子居住之处。唐崔颢(hao4)《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

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如许:这样。

凭割断:请割断之意。

翥(zhu4):奋飞。最后两韵原为,“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山欲

堕,云横翥。”

译文

挥手从此离去。

离别前凄然相向,倾诉离苦让人如何承受。

我看你眼角眉梢,强忍热泪满是哀怨。

知道你对上次的那封书信还有误会。

但是误会再大也只是过眼即逝的云雾,在这人世间,能够称得上知己的,也是你

和我了吧。

有病需要救治,上苍可知道?

早晨东门路上被霜覆盖着,横塘之上还有半天残月,显得如此凄清。

汽笛声响令人肠断,从此天涯孤旅。

割断愁思恨缕,参加到革命中去吧。

让我们像昆仑山的峭壁倒塌,台风扫荡寰宇一样。

在将来的斗争中相会,让我们比翼双飞。

赏析【一】

《贺新郎·别友》一词从“挥手”告别踏上火车起笔,写到“汽笛一声”,把丰富

的内容压缩到短暂的瞬间,又用很慢的镜头把这瞬间的丰富内容徐徐展现出来。

整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妻子的离别之情和革命志士的远大抱负,既有缠绵的儿女情

长,更有为革命事业的义无反顾,将青年毛泽东独特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描绘的淋漓

尽致,整首诗巧妙的古诗词的或诗句或文意或意境,感情表达得情真意切,实属佳

作。

词的上阕,首句“挥手从兹去”引用唐代诗人李白《送友人》诗句:“挥手从兹

去”点化而成!这五个字,独成一句,不但总括全词,而且引出下文许多动人情

节。作者为读者展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惜别图。请看临别之前,夫妻情意绵绵跃然

纸上:“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形象地表达了这对为祖国献身、志同道合的夫

妻,即将分别难于割舍离愁别绪之态。“更那堪”三个字,增强了爱侣内心悲戚苦

痛之情。“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情深意切,传神之笔!“似

恨”从“眼角眉梢”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饱含着多少人间的爱侣柔情?“热泪

欲零”情泪欲滴,是以何等的毅力强忍悲痛的心情,没有流下来。“还住”?不!泪

向心里流,心在滴血!多么坚强的性格。善良的读者禁不住也会对这真情的伴侣潸

潸泪下。此时读者会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之

句。与其意境、其境界之高远乃天壤之别。“知误会前翻书语”。“书语”书信中

的话,作者知道从前写给夫人杨开慧的书信,产生了误会。为革命献出全部智慧、

才能和精力的杨开慧,怎会区区计较呢?“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

汝”过去的往事如云涛雾涌一件件从眼前而过,但算起来人间的知己惟有“我和

你”,这是对杨开慧情深意切的安慰和崇高的评价。毛泽东在白色恐怖艰险的岁

月,杨开慧全身心地支持他从事伟大事业,可谓难得的红颜知己,革命的伴

侣!“人有病,天知否?”不仅把不忍离别炙热的情感推向高峰,而且暗喻对当时生

活在水深火热劳苦大众疾苦关注。“天知否?”敢问苍天你知道吗?作者如伟大诗人

屈原《离骚》、《天问》一样,向浩渺的苍穹发出警世的慨叹!表达了忧国忧民之

情。故而他义无反顾地要远离恩爱的妻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投入砸碎旧世界,建

立新天地的革命洪流中。以设问句结束上阕,不但干净利落,而且增强了词的感染

力。

下阕“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读者随着作者的笔触,如

临其境:时间是清晨,地点是东门、横塘,环境“半天残月”“霜重”“凄清”。

在送别的路上,这对患难与共的伴侣,足踏凝霜,头顶半天残月,穿过东门(吴门)

外的

文档评论(0)

企业标准录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从事商标,知识产权,工商税务,资质办理等工作,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