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1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途径急诊手术室相关检查病区转运转运转运转运转运原因:因病情及治疗需要目的:深入治疗和护理有文献报道:高达71%的转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的并发症。2
分级转运原则降阶梯预案关注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重要临床问题,根据患者病情也许出现的最高风险,按对应分级进行转运人员和装备的准备,并选用充足有效地应对手段,以保证患者转运安全。3
充足评估转运评估是转运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充足评估有助于:?精确理解转运风险?确定可行转运方案?合理选择风险应对措施院内转运评估包括:患者、转运人员、仪器、药物及转运环境和时间,并告知转运风险;管理者应对所有转运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医护人员要充足评估转运路线与否顺畅及转运所需时间。4
优化分级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呼吸循环支持等内容进行综合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并根据分级原则配置对应转运人员及装备。Ⅰ级患者具有随时危及生命的临床问题,采用对应医疗支持后生命体征仍不平稳,GCS评分9分,需要人工气道支持[PEEP≥8cmH2O(1cmH2O=0.098kPa)、FiO2≥60%],应用2种及以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Ⅱ级患者具有也许危及生命的临床问题,采用对应医疗支持后生命体征相对平稳,GCS评分9~12分,需要人工气道支持(PEEP8cmH2O、FiO260%)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Ⅲ级患者呈慢性病程,生命体征尚平稳,GCS评分12分,无人工气道支持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5
最佳途径转运前,充足评估患者、有效沟通、按分级原则安排对应的人、材、物转运中,实时评估与监测,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为保证转运途径顺畅可以设置转运专梯及一卡通等设备转运后,医务人员再次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医疗措施,并进行评价,保证医疗护理的持续性及持续质量改善。6
动态评估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应将动态评估贯穿整个转运过程,将转运方案形成闭合回路,将“成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重视转运流程每个阶段的持续、动态、全面评估。7
分级原则8
分级原则9
分级原则10
原则化分级转运流程评估分级评估分级由转运决策者(急救室主班及以上医生)负责从患者病情(包括生命体征、意识、呼吸支持、循环支持、重要临床问题五项)和估计转运时间进行评估,确定转运分级11
原则化分级转运流程沟通解释根据转运分级等级进行有效沟通①与患者家眷沟通:告知转运风险,获取家眷的知情同意及配合②与团体内部沟通:明确职责,互相配合③与接受部门沟通:详细告知患者病情及估计转运时间,做好对应准备工作12
原则化分级转运流程充足准备①转运人员准备按照转运分级人员配置原则规定选定对应的医护人员做好转运人员分工,明确职责,由转运护士担当领队,负责转运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工作②转运装备准备按照转运分级装备配置原则规定配置对应的仪器设备和药物转运仪器设备调试并试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13
转运装备备物心电监护仪外携急救箱简易呼吸器推注泵14
原则化分级转运流程③患者准备出发前按照转运分级再次评估病情,并检查多种管路及引流管固定妥当,保证畅通。④接受方准备告知接受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所用仪器设备、用药状况及抵达时间等,使其做好充足接受患者的准备。15
与接受部门的协作评估所到科室应付意外的能力和设施估计到前去科室的旅程和所需时间熟知运送过程中路过的能提供急救设备的科室联络电梯告知病房(联络检查科室)16
正常转运正常转运要保证患者安全及医护人员安全①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移动患者过程要注意多种管路连接的有效性,防止牵拉松脱;保证仪器正常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完毕转运工作。②为保证医护人员安全,转运仪器须规范放置,防止被仪器砸伤;同步,在转运途中也要尤其注意行人,防止不必要的意外事件。17
应对管理原则化转运过程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控制①患者病情加重,根据不一样转运级别,按如下原则处理:转运Ⅰ级的患者就地急救转运Ⅱ级的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后如病情平稳可继续转运,否则须尽快返回病室急救转运Ⅲ级的患者须尽快返回病室处理18
应对管理原则化②未能检查需要等待的患者,一般处理原则如下:转运Ⅰ级的患者容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5min转运Ⅱ级的患者容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10min转运Ⅲ级的患者容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20min19
总结评价再次评价患者转运的获益与风险,评估病情与否稳定,并对转运人员构成的合理性、计划措施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沟通的有效性进行评价。20
小结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必要的设备和交通工具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病情全面检测稳定病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五节-药物及添加剂中毒.ppt VIP
- DL5009.3-201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3部分:变电站.docx VIP
- 徐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5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发言材料2篇.docx VIP
- 绿化工程关键技术、工艺及施工方案.pdf VIP
- 考勤表电子版.pdf VIP
- 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流程图.doc VIP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五十八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答案版】.docx VIP
- 心理健康--快乐成长课件.pptx VIP
- 2023年中级经济师《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三色速记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