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成语的修辞功能与例子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成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画龙点睛
B.一举两得
C.前赴后继
D.井井有条
2.成语“风马牛不相及”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对比
B.拟人
C.排比
D.比喻
3.下列哪个成语中包含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A.画蛇添足
B.鹏程万里
C.指鹿为马
D.画龙点睛
4.成语“杯水车薪”中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对比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5.下列哪个成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A.桃李满天下
B.青出于蓝
C.画龙点睛
D.井井有条
6.成语“如鱼得水”中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对比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7.下列哪个成语中包含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A.桃李满天下
B.青出于蓝
C.画龙点睛
D.井井有条
8.成语“风和日丽”中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对比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9.下列哪个成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A.画蛇添足
B.鹏程万里
C.指鹿为马
D.画龙点睛
10.成语“画饼充饥”中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对比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11.下列哪个成语中包含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画龙点睛
B.一举两得
C.前赴后继
D.井井有条
12.成语“杯水车薪”中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对比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13.下列哪个成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A.桃李满天下
B.青出于蓝
C.画龙点睛
D.井井有条
14.成语“如鱼得水”中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对比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15.下列哪个成语中包含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A.桃李满天下
B.青出于蓝
C.画龙点睛
D.井井有条
16.成语“风和日丽”中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对比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17.下列哪个成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A.画蛇添足
B.鹏程万里
C.指鹿为马
D.画龙点睛
18.成语“画饼充饥”中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对比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19.下列哪个成语中包含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画龙点睛
B.一举两得
C.前赴后继
D.井井有条
20.成语“杯水车薪”中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对比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成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画龙点睛
B.鹏程万里
C.画蛇添足
D.如鱼得水
2.下列哪些成语中包含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A.鹏程万里
B.一举两得
C.画蛇添足
D.如鱼得水
3.下列哪些成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A.桃李满天下
B.青出于蓝
C.画龙点睛
D.井井有条
4.下列哪些成语中包含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风马牛不相及
B.风和日丽
C.桃李满天下
D.画龙点睛
5.下列哪些成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A.画龙点睛
B.一举两得
C.前赴后继
D.井井有条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成语“画龙点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成语“风马牛不相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成语“鹏程万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4.成语“桃李满天下”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5.成语“风和日丽”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6.成语“画蛇添足”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7.成语“如鱼得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8.成语“画饼充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9.成语“井井有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0.成语“前赴后继”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请举例说明成语在修辞中的作用,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成语在修辞中具有以下作用:首先,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如“画龙点睛”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其次,成语可以丰富语言的内涵,如“风马牛不相及”通过成语传达了事物之间毫不相干的意思;再次,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如“风和日丽”读起来朗朗上口;最后,成语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如“画饼充饥”传达了作者对现实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题目:简述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及其对作品艺术效果的影响。
答案: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二是丰富作品的内涵,增加作品的深度;三是调节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使作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