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成语出处与使用试题及答案.docx

成语出处与使用试题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语出处与使用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成语中,出自《论语》的是:

A.水滴石穿

B.破釜沉舟

C.一鸣惊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参考答案:D

2.成语“画龙点睛”出自哪部文学作品?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参考答案:C

3.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是:

A.海底捞针

B.班门弄斧

C.画蛇添足

D.对牛弹琴

参考答案:C

4.成语“朝三暮四”出自哪位哲学家的著作?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墨子

参考答案:C

5.下列成语中,出自《史记》的是:

A.胸有成竹

B.指鹿为马

C.破釜沉舟

D.一鸣惊人

参考答案:B

6.成语“掩耳盗铃”出自哪部文学作品?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参考答案:A

7.下列成语中,出自《诗经》的是:

A.水滴石穿

B.破釜沉舟

C.一鸣惊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参考答案:D

8.成语“杯弓蛇影”出自哪位文学家的著作?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墨子

参考答案:C

9.下列成语中,出自《左传》的是:

A.海底捞针

B.班门弄斧

C.画蛇添足

D.对牛弹琴

参考答案:A

10.成语“掩耳盗铃”出自哪部文学作品?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参考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有:

A.海底捞针

B.班门弄斧

C.画蛇添足

D.对牛弹琴

参考答案:BC

2.下列成语中,出自《史记》的有:

A.胸有成竹

B.指鹿为马

C.破釜沉舟

D.一鸣惊人

参考答案:BD

3.下列成语中,出自《诗经》的有:

A.水滴石穿

B.破釜沉舟

C.一鸣惊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参考答案:AD

4.下列成语中,出自《红楼梦》的有:

A.海底捞针

B.班门弄斧

C.画蛇添足

D.对牛弹琴

参考答案:AB

5.下列成语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有:

A.胸有成竹

B.指鹿为马

C.破釜沉舟

D.一鸣惊人

参考答案: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成语“掩耳盗铃”出自《庄子》。()

参考答案:√

2.成语“画龙点睛”出自《红楼梦》。()

参考答案:×

3.成语“破釜沉舟”出自《史记》。()

参考答案:√

4.成语“掩耳盗铃”出自《西游记》。()

参考答案:×

5.成语“一鸣惊人”出自《三国演义》。()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请简要说明成语“掩耳盗铃”的含义及其出处。

答案:成语“掩耳盗铃”的含义是指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

2.请举例说明成语“画龙点睛”在文章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答案:成语“画龙点睛”在文章中的运用是指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例如,在一篇关于大自然的文章中,作者通过“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河面上,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句话,用“画龙点睛”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3.请解释成语“破釜沉舟”所蕴含的哲理。

答案:成语“破釜沉舟”所蕴含的哲理是指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描述了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壮烈场面,寓意着在关键时刻要下定决心,全力以赴。

4.请说明成语“掩耳盗铃”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之间的区别。

答案:成语“掩耳盗铃”强调的是自己欺骗自己,而“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则强调了既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别人。后者在“掩耳盗铃”的基础上,增加了欺骗他人的意味,强调的是欺骗行为的社会性。

5.请举例说明成语“一鸣惊人”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及其效果。

答案:成语“一鸣惊人”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是指在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例如,在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虽然身世凄凉,但她的才情却在一瞬间得到了展现,用“一鸣惊人”来形容她的才华横溢,使得读者对她的形象有了深刻的印象。

五、论述题

题目: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答案:

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理解成语的本义**:首先要了解成语的原始意义,这是正确运用成语的基础。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典故,理解其本义有助于避免误解。

2.**掌握成语的引申义**:成语的引申义是其本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来的。掌握引申义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语境中更准确地使

文档评论(0)

中国联通金榜营业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