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150
CCSB52
JSYX
江 苏 省 渔 业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JSYX4—2024
泰兴江沙蟹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ureofTaixingJiangshaXie
2024-10-10发布 2024-11-10实施
江苏省渔业协会??发布
T/JSYX4
T/JSYX4—2024
I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泰兴市河蟹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渔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泰兴市河蟹协会、泰兴市江源农牧有限公司、江苏源江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承波、李建、余健、周萍、金月梅、王荣、杨飞、赵本真、陈亚峰、余静雯。
T/JSYX4
T/JSYX4—2024
PAGE
PAGE1
泰兴江沙蟹养殖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泰兴江沙蟹术语定义、成蟹养殖的环境条件、成蟹养殖、成蟹捕捞、生产记录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泰兴江沙蟹成蟹的养殖。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动物性水产品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316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
NY5071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SC/T1016.5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长江下游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
SC/T3044养殖水产品可追溯编码规程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泰兴江沙蟹
主要分布在泰兴市所辖黄桥、元竹、古溪、分界、珊瑚、广陵、新街、姚王、河失、宣堡、根思、曲霞、张桥、滨江、济川街道办、虹桥共计16个乡镇(街道)32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4′05″
~120°21′56″,北纬31°58′12″~32°23′05″。
环境条件
养殖用水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池塘土质
高沙土含量约85.7%,高渗透性。
池塘环境
池塘面积
池塘以长方形为主,面积在10亩~30亩。
池塘坡比
1:1.2~1:2
提水养殖池塘深度
能保持水位1.2m以上。
成蟹养殖
放养前准备
清整消毒
清除过多淤泥,池底淤泥不超过5cm,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100kg~150kg,消除杂野鱼,杀灭病菌,改善底质。
围栏设施
采用平滑彩钢板建设围栏设施,防止河蟹攀爬逃逸,彩钢板埋入地下20cm,高出地面40cm,两边泥土压实,每隔1.5m用木桩在外部固定,尽量向塘内倾斜,四角呈弧形。
栽种水草
池塘、环沟:蟹种放养前在环沟进水30cm左右,按1.5m×1.5m栽植伊乐藻,每亩用草量140kg~150kg。3月底4月初移栽蓝绿藻和浮藻,养殖期间保持水草覆盖率稳定在60%~70%。
苗种放养
蟹种采用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良种,规格约100只/kg,要求规格整齐、附肢完整、无病无伤、行
动敏捷,在3月底之前亩放养量700只~900只,规格为100只/kg左右。同时放养规格约为20尾/kg的花白5~10尾/亩或细鳞鲴鱼种100~150尾/亩,控制青苔、蓝绿藻,在5月中下旬放养规格5cm左右的鳜鱼5~10尾/亩。
饲养管理
饵料投喂
饲料
饲料为河蟹专用颗粒饲料,颗粒饲料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
投饲
投喂坚持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点、定时,根据天气和吃食活动情况灵活调整,每天16:00
后投喂,日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1%~3%,并以1h~2h吃完为宜。
水质管理
补水换水
保持水位相对稳定。春夏季每天补水5cm~10cm, 夏秋两季除每天补水之外,采取边排边进方式,排底层水,进上层水,以保护水草,换水量一般控制在30%以内。
水质调节
采用微孔管道增氧,保持水中溶氧量在5mg/L以上,使用优质微生态制剂、保持pH值7.0~8.5、氨氮浓度0.02mg/L以下、透明度80cm以上。
水草管理
及时捞除漂浮水草和枯死老化的水草,防止沉底腐败。定期对水草进行交叉刈割,控制水草高度在水下10cm~20cm处。
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药物使用符合NY5071规定。
日常管理
做好巡塘工作,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JSHS 006-2024 桃园排水暗管建设技术规程.docx
- TJSHS 007-2024 设施苦瓜优质绿色栽培技术规程.docx
- TJSHS 008-2024 梨砧木繁育技术规程.docx
- TJSIC 020-2024 分布式基站光伏电站建设标准.docx
- TJSIC 021-2024 江苏省智慧多功能杆建设标准.docx
- TJSJJ 009-2024 家用电动护理床.docx
- TJSJTQX 58-2024 普通货物水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docx
- TJSJTQX 61-2024 交通船闸闸阀门制造质量检验规程.docx
- TJSJXXH 016-2024 石油科研仪器 环压跟踪泵.docx
- TJSJXXH 017-2024 石油科研仪器 岩石毛管压力曲线测定装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