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皮肤构造知识演讲人:日期:
目录contents皮肤概述与基本功能皮肤结构与组成要素皮肤附属器官及生理功能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分布及感受器功能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供应途径皮肤免疫屏障作用及自我保护机制
01皮肤概述与基本功能
皮肤定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在身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皮肤重要性皮肤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屏障,具有保护、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功能。皮肤定义及重要性
皮肤基本功能介绍保护功能皮肤能阻挡外部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同时防止水分流失,保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排泄功能皮肤通过排汗等方式,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保持身体健康。调节体温皮肤通过收缩和扩张血管、调节汗液分泌等方式,维持身体的正常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皮肤能感受触觉、痛觉、温度等多种外界刺激,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皮肤类型与特点油性皮肤油性皮肤油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容易长痘和产生油光;但皮肤弹性好,不易长皱纹性皮肤中性皮肤介于油性和干性之间,皮肤状态较为平衡,既不油腻也不干燥。干性皮肤干性皮肤油脂分泌较少,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皮屑和皱纹;但毛孔细小,皮肤细腻。敏感性皮肤敏感性皮肤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感;需要特别注意护肤和防晒。
02皮肤结构与组成要素
皮肤的最外层,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具有保护、防水、抗菌等功能。表皮层的最外层,由角质细胞构成,具有保护作用,能防止水分散失和外界物质侵入。位于角质层下方,仅存在于手掌和足底等部位,具有透明性和耐磨性。位于透明层下方,细胞内含透明角质颗粒,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表皮层结构及作用表皮层定义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
真皮层定义位于表皮层下方,由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和基质构成,具有支持、保护和营养皮肤的作用。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参与皮肤的免疫和修复功能。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等构成,使皮肤具有韧性和弹性。填充于细胞和纤维之间,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具有保湿、润滑和营养皮肤的作用。真皮层结构及作用纤维结缔组织细胞成分基质
皮下组织结构与功能皮下组织定义位于真皮层下方,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连接皮肤与肌肉,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可动性。疏松结缔组织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延展性。脂肪组织主要成分为脂肪细胞,具有保温和缓冲作用,同时还是体内能量储存的主要场所。皮下组织的功能保温、缓冲、储存能量以及维持皮肤的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
03皮肤附属器官及生理功能
汗液与体味汗液本身无味,但在皮肤表面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特殊的气味,即体味。汗腺类型及结构汗腺分为外泌汗腺和顶泌汗腺,由分泌部和导管部组成,分泌部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中,呈盘曲的管状。汗液分泌与排泄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其中含有少量尿素、乳酸、脂肪酸等成分,通过导管排出到皮肤表面,具有排泄、调节体温和湿润皮肤等多种作用。汗腺分泌与排泄机制
皮脂腺分泌与润泽作用皮脂腺类型及分布皮脂腺是由腺泡与短的导管构成的全浆分泌腺,除手外的其余部位皮肤中均有皮脂腺,前额、鼻、背上部的皮脂腺最多。皮脂分泌与润泽皮脂与痤疮皮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的,具有润滑皮肤、防止水分蒸发和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同时还能保持皮肤柔软和光泽。过多的皮脂分泌可能导致毛孔堵塞和痤疮的发生,因此保持皮肤清洁和控制皮脂分泌是预防痤疮的重要措施。
毛发生长周期和影响因素01毛发具有生长期、退行期和静止期三个生长周期,不同部位的毛发生长周期长短不同。毛发分为硬毛和毳毛,硬毛粗硬、色泽浓,含髓质;毳毛细软、色泽淡,没有髓质。人体大部分都覆盖毛发,但手掌、脚底、口唇等部位没有毛发。毛发的粗细、长短、疏密和颜色受遗传、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种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正常人有6万~10万根头发。0203毛发生长周期毛发形态与特点毛发影响因素
04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分布及感受器功能
触觉感受器广泛分布在皮肤各个部位,特别是手指、足趾、唇边等敏感区域。分布广泛包括环层小体、麦斯纳小体、鲁菲尼小体等多种形态,对不同类型的触觉刺激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形态多样能够感受触摸、压觉、振动等多种触觉刺激,并将这些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功能复杂触觉感受器分布特点
01感受器类型包括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两种,分别负责感受高温和低温刺激。温度觉感受器反应机制02神经传导途径温度觉感受器通过A类和C类神经纤维将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再通过大脑皮层感知温度的变化。03适应性反应长期暴露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温度觉感受器会产生适应性反应,降低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
传递途径疼痛觉信号通过A类神经纤维快速传递到脊髓和大脑皮层,引起疼痛感觉和反应。调节因素生理意义疼痛觉传递途径和调节因素疼痛觉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如大脑皮层、丘脑等,可以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