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四大题,23小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默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2),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香远益清,。(周敦颐《爱莲说》)
(4)小新在骑行时看见嫩绿的草地上铺满了掉落的花瓣,不禁想到《桃花源记》中的两句
(二)(22分)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念,
余因得遍观群书。
【丙】
凌晓楼先生曙①,嘉庆间江淮大儒也。先生以一孤童,贫而居市,十岁就塾,年馀,
读“四子书,,未毕,即去乡,作杂佣保。然停作辄默诵所已读书,苦不明诂解。邻之富人,为
子弟延经义师,先生乘夜狙②其轩外,听讲论。数月,其师觉之,乃闭外户不纳。先生愤甚,
试卷第1页,7页
求得已离句③之旧籍于市,私读之达旦,而日中佣作如故。
(选自《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释】:①凌曙:字晓楼。著有《四书典故核》等。②狙:伺察。引申为觊觎。③离句:
指剖章析句。
2.【甲】诗是由(朝代)诗人(人名)所写。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毛送之()(2)而日中佣作如放()
4.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5.请根据【乙】【丙】两文内容,填写下表。
同特点具体表现(用自己的话概括)
宋濂:(1)
(2)
“嗜学,,
凌曙:白天做工,夜晚在窗外听邻居家老师讲课
(3)
6.面对磨难,【甲】诗作者并未放弃追逐理想,而是以“,”(用原句)勉励自
己。【乙】【丙】两文中宋濂和凌曙虽然都因“贫”造成求学艰难,但他们都努力克服,一心向
学。这三则材料同启示我们:(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现代文(35分)
(一)(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你是不是一到冬天就恨不得把家里所有衣服都套身上?但这么层层套着穿好像也
没怎么暖和。为什么会这样呢?
②我们的身体时刻都在产热,由于人体和外部环境的温差,我们也时刻在散热。如果
散热太快,产热速度跟不上,就会感到很冷,而如果几乎不散热或者散热速度慢,产生的热
量都能积蓄在身体周围,自然就能暖暖的。因此保暖的本质,就是减少人体本身热量向环境
试卷第2页,7页
的散失,往身上包裹一些传导热量速度比较慢的东西。那怎么看物质传递热量的速度呢?
③我们可以看热导率(又叫“导热系数”)这个指标。热导率是单位面积、长度的材料
在单位温差下和单位时间内直接传导的热量。简单来说,一种物质的热导率越低,它传递热
量的速度就越慢,保温效果就越好。目前世界上热导率最低的物质是静止的空气。因此,对
于一件既定的衣服而言,除了衣服材料的热导率要够低,还需要能在面料表面制造适当厚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