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摘要: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在广播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以及关键技术。首先,分析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调制和解调原理,阐述了其电路设计和性能特点。接着,探讨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中关键部件如变频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本振器等的原理与设计。此外,本文还研究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抗干扰能力和灵敏度。最后,对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优化设计及性能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收音机作为一种传统的无线接收设备,在信息传播和娱乐领域仍具有重要地位。调幅(AM)广播由于其覆盖范围广、接收效果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中。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作为调幅广播接收的主要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体验。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结构设计、电路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针对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且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发展,本文对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关键技术及其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一章调幅广播及超外差式收音机概述
1.1调幅广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调幅广播,即调幅(AM)技术,作为最早期的无线电传输方式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06年,美国工程师费森登首次实现了无线广播,标志着调幅广播的诞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调幅广播技术迅速普及,成为全球范围内传播声音和音乐的主要方式。据历史数据统计,1950年代,全球范围内大约有数亿人通过调幅广播接收信息。以美国为例,1945年,美国共有约1000家电台使用调幅广播,而到1960年,这一数字上升至数千家。
(2)在20世纪中叶,调幅广播迎来了黄金时期。当时,调幅广播覆盖范围广泛,传输质量相对稳定,深受听众喜爱。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广播剧和新闻节目都是通过调幅广播传播开来的。例如,著名的“爵士时代”就是通过调幅广播将爵士乐带入了千家万户。此外,调幅广播在紧急广播和公共安全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相关资料显示,1960年代,全球调幅广播频率数量超过了一万条。
(3)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调幅广播面临着数字广播(如DAB)和互联网广播的挑战。尽管如此,调幅广播依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占据着重要地位。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仍有数亿人通过调幅广播获取信息。在中国,调幅广播听众数量在近年来也有所回升,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调幅广播仍是获取新闻、娱乐信息的重要渠道。此外,调幅广播在灾害预警、交通信息发布等方面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2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产生与发展
(1)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无线电通信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超外差式技术的引入,使得收音机能够更有效地接收和放大特定频率的信号。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使用一个本地振荡器(LO)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信号,与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混频,从而产生一个中频信号,便于后续的放大和解调。1930年,美国工程师埃德温·阿姆斯特朗(EdwinArmstrong)发明了超外差式接收机,这一发明极大地提高了收音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2)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超外差式收音机因其优异的性能在军事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战后,这一技术迅速民用化,成为普及的家用电器。20世纪50年代,随着晶体管的发明,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体积和成本大幅降低,使得更多人能够拥有自己的收音机。这一时期,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设计开始多样化,出现了便携式、车载式等多种形式。
(3)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超外差式收音机也经历了数字化改造。数字调幅(DAB)收音机的出现,使得收音机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音频信号和附加服务。尽管如此,传统的模拟超外差式收音机因其简单易用和成本较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有着广泛的市场。同时,超外差式技术也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新的应用,如卫星通信和无线电定位系统。
1.3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优势与不足
(1)超外差式收音机自问世以来,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广播接收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首先,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较好的频率选择性和稳定性。通过变频器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可以有效地滤除干扰信号,提高接收质量。据相关研究,超外差式收音机的频率选择性通常在20dB以上,这意味着在相同频率范围内,它能够更好地分离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热力管网直埋管道施工方案.doc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自然资源》单元试卷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单元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A(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pdf VIP
- 萌宠学 见面课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pdf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doc
-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全真模拟题(八).doc VIP
- 认知战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分析.pptx VIP
-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全真模拟题(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