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历史一轮浙江选考总复习课件专题二十三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主题一.pptx

高考历史一轮浙江选考总复习课件专题二十三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主题一.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学业质量水平标准

素养

水平

史料实证

水平1

能够知道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实地史料等多种类型;能够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其有关的材料;能够从所获得的史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水平2

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能够掌握获取史料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水平3

能够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自主地搜集有关的史料;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并判断其价值;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

水平4

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在对历史的评述时,能够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取舍;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能够符合规范地引用史料。

解题方法运用

真题示例

1.从材料出处和注解处获取史料实证信息

(2016·10月浙江选考,28)(加试题)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

B.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和华盛顿的历史地位

C.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

D.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

答案

点拨

点拨《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报,其创刊及内容宣传均可从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行政治革命动员视角分析其根本目的,由此可快速确定答案为C。

方法指导

在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每则材料后,一般会注明该史料的来源或出处,这是出于命题科学性和严谨性的考虑。引文出处是对所引(选)用材料(史料)的来源进行的说明(解说),材料的引文注释往往包含了解题的关键信息,包括引文的出处、作者、文章写作的时间、文章的题目等。这些出处(说明)对于我们理解材料往往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经常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材料的内容与思想。

直接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

(2017·4月浙江选考,23)大数据分析为历史认识提供了新的方法。下图所示为德国在1820~1870年、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四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反映1913~1950年经济增长情况的是

真题示例

2.从数据对比中破解史料实证信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点拨

点拨分析数据史料信息,从时间上看纵向重点关注趋势,横向则需分析不同,由于政治不统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进展不大,较符合④;

1871年统一德国后,从1871年到1913年,德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2.83%,符合①;

然后,德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金融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变成一片废墟和萧条,则③属于此时期;

1950~1973年德国成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

方法指导

数据对比和变化中包含的有效信息主要体现在“这些数据是在什么背景下变化的”“这些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数据对比和变化中获取信息时,要注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分析数据变化的趋势,同时要注意看整体,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时期或时间段,而应全面理解数据对比和变化所反映的问题。解读数据史料可关注以下几点:

1.孔子曾言:“不学《诗》,无以言。”下列各项对《诗经》的解读,正确的是

A.收录自商至西周的诗歌 B.其诗感情真实“思无邪”

C.以五言为主或间以杂言 D.奠定浪漫主义传统基础

答案

1

2

3

4

针对训练

解析《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A项错误。

《诗经》感情真实“思无邪”,B项正确。

《诗经》以四言为主,C项错误。

《诗经》奠定我国现实主义传统基础,D项错误。

解析

2.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关于中国外交的表述,判断正确的是

1970~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答案

解析

年份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A.1974年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外交的基本政策

B.中美建交推动了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改善

C.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

D.70年代的外交突破推动中国进入无敌国时代

1

2

3

4

解析从表格信息看,1970~1978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故选C项。

材料无法体现A项说法,B项说法错误,中

文档评论(0)

zx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