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京地铁四号线降水工程施工方案(黄庄-中关村站区间).docx

北京地铁四号线降水工程施工方案(黄庄-中关村站区间).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北京地铁四号线降水工程施工方案(黄庄-中关村站区间)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北京地铁四号线降水工程施工方案(黄庄-中关村站区间)

摘要:本文针对北京地铁四号线黄庄-中关村站区间降水工程进行了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首先对工程背景、地质条件、水文条件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降水工程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降水井布置、降水井施工、降水系统运行管理等。重点介绍了降水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降水井的选址、降水井的施工方法、降水井的监测与维护等。通过对降水效果的模拟分析和现场施工监测,验证了该降水施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应对措施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类似地铁工程降水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前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工程已成为我国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引发涌水、坍塌等工程事故,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因此,地铁工程降水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地铁四号线黄庄-中关村站区间降水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间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合理的降水施工方案,并通过模拟分析和现场施工监测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一、工程背景及地质水文条件分析

1.1工程概况

(1)北京地铁四号线是北京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第三条线路,也是中国地铁运营线路中最早开工的线路之一。自2009年9月28日正式运营以来,该线路已经成为北京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庄-中关村站区间作为北京地铁四号线的一部分,连接了海淀区黄庄和海淀区中关村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区,对于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黄庄-中关村站区间全长约10.7公里,共设有5座车站,其中换乘站2座。该区间采用地下敷设方式,隧道埋深最深达到21米,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复杂地质条件和地下水问题。特别是在黄庄站和中关村站附近,地下水位较高,且地层结构复杂,包含砂土、粘土、砾石等多种岩土层,施工难度较大。

(3)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联合开展了大量前期调研工作。通过对周边环境的详细了解,收集了大量水文地质数据,并对可能的施工风险进行了评估。例如,在黄庄站附近,地下水位最高可达地下9米,施工前需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同时,针对地下管线密布的情况,采用了严格的穿越保护方案,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1.2地质条件分析

(1)黄庄-中关村站区间地质条件复杂,主要地层包括第四纪沉积层和基岩。第四纪沉积层厚度较大,自地表向下依次为粉土、砂土、砾石层,其中粉土和砂土层分布广泛,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容易引起涌水现象。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该区间粉土层厚度约为5-10米,砂土层厚度约为3-8米。

(2)基岩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岩性坚硬,但节理发育,存在一定程度的破碎带。基岩层厚度约为20-30米,局部地区基岩埋深较浅,仅为10-15米。在施工过程中,基岩的稳定性对隧道开挖和支护至关重要。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基岩的抗压强度一般在100-200MPa之间,抗拉强度在5-10MPa之间。

(3)地下水是影响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黄庄-中关村站区间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分布在第四纪沉积层中,地下水埋深一般在地下2-5米,水量较大,对隧道施工造成一定影响。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基岩层中,水量相对较小,但分布范围广,对隧道施工的稳定性和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该区间地下水流量约为20-30m3/h。

1.3水文条件分析

(1)黄庄-中关村站区间的水文条件分析显示,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对隧道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构成较大挑战。根据水文地质勘察资料,该区间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的第四纪沉积层中,由于地表植被覆盖、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位波动较大。该层地下水埋深一般在地下2-5米,水量丰富,对隧道施工产生较大的侧压力,容易导致隧道变形甚至坍塌。

(2)基岩裂隙水是地下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的基岩层中。由于基岩节理发育,裂隙水在基岩内部流动,水量相对较小,但分布范围广泛。基岩裂隙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造成威胁,二是可能对隧道施工中的钻孔、爆破等工序产生干扰。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基岩裂隙水的水量约为20-30m3/h,对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提出了较高要求。

(3)此外,该区间的地下水水质对施工也有一定影响。地下水水质较差,含有一定量的硫酸盐、氯化物等溶解性

文档评论(0)

139****8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生导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