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60.50
CCSB91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850—2023
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icemechanizationharvestinglossreduction
2023-09-18发布2024-03-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1850—202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要求 1
5确定适宜收获期 1
6作业前检查 2
7收获作业 2
8安全注意事项 4
II
DB36/T185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与推广监测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罗发、潘松、徐谐庆、徐光浩、苏子昊、刘雪丽、刘定炜、王康军、陈立才、廖禺。
1
DB36/T1850—2023
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的一般要求、确定适宜收获期、作业前检查、收获作业、安全注意事项的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区域内利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全喂入收割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以
下简称半喂入收割机)开展水稻收获减损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151.12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第12部分:谷物联合收割机
GB/T20790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
JB/T5117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
NY/T498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
NY2610谷物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4.1机具选择
4.1.1全喂入收割机、半喂入收割机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应符合GB16151.12的规定;全喂入收割机技
术条件应符合JB/T5117的规定;半喂入收割机技术条件应符合GB/T20790的规定。
4.1.2水稻生长高度为55cm~110cm、穗幅差≤25cm或收割难脱粒品种时,宜选用半喂入收割机;水
稻生长高度超出110cm,选用半喂入收割机时,应适当调浅脱粒喂入深度;收割易脱粒品种时,宜选用全喂入收割机。
4.2人员要求
机手及辅助人员应经过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掌握机具正确使用、维护保养知识以及作业质量要求,
机手应取得相应的驾驶证。
5确定适宜收获期
2
DB36/T1850—2023
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籽粒全部变硬,多数穗颖壳变黄,穗轴上干下黄,早稻黄化完熟率90%
以上,中、晚稻黄化完熟率95%以上,且籽粒含水量在20%~30%时,应进行收获。
6作业前检查
6.1.1作业前要实地察看作业田块、种植品种、生长高度、植株倒伏、水稻产量等情况。
6.1.2作业前要勘察熟悉现场作业环境,检查现场是否有影响作业的电线、杂物,对危险地段和障碍
物设置明显标记,对可能造成陷车或倾翻、跌落的地方做出标识,保证作业区域的安全;如田埂过高,应在入口处人工割出一块空地(机具割幅×机具长度),便于机具顺利下田;禁止闲杂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特别是捡拾稻穗人员。
6.1.3作业前机具应按使用说明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确保机具技术状态良好。
7收获作业
7.1试割作业
开始收获或更换收获品种时应进行试割,试割作业行进长度以15m左右为宜,根据水稻、田块的
条件确定合适的作业速度,按NY/T498的规定进行检测(总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等),并对相应部件(如全喂入收割机风机进风口开度、振动筛筛片角度、凹板间隙、拨禾轮位置以及半喂入收割机喂入深浅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6T 1853-2023 平卧菊三七茶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36T 1852-2023 茯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docx
- DB36T 1851-2023 红花油茶优树及无性系选优技术规程.docx
- DB36T 1824-2023 湿地松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docx
- DB36T 1823-2023 戏水池式种鸭舍建设规范 .docx
- DB36T 1822-2023 豆薯生产技术规程 .docx
- DB36T 1821-2023 山药扦插繁种技术规程 .docx
- DB36T 1820-2023 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6T 1819.4-2023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规程 第4部分:效果评价 .docx
- DB36T 1819.3-2023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规程 第3部分:镉污染稻田安全利用技术措施 .docx
- DB36T 1819.2-2023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规程 第2部分:风险评价 .docx
- DB36T 1818-2023 绿芦笋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36T 1816-2023 船撞后桥梁损伤应急检测技术规程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