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室外金属文物封护材料要求与评价方法
2
wW/T0129—2025
4.6待保护金属文物局部性能评价试验应选择在表面起伏较小且隐蔽位置进行。
5适用性要求与评价方法
5.1适用性要求
室外金属文物封护材料的适用性评价项目应包含pH值、平整度、色度、光泽度、硬度、粘附性,其相应的要求应符合表1。
表1室外金属文物封护材料适用性要求
评价项目
要求
pH值
水溶性封护材料大干等于6,非水溶性封护材料不做限定
平整度
无刷痕、起泡、橘皮、起皱、针孔、起皮、流挂等现象
色度
色差小于等于5
光泽度
对于光泽度低于70的金属文物,光泽度变化值在-12~8之间:对于光泽度大于等于70的金属文物。光泽度变化值在一18~12之间
硬度
铅笔硬度大于等于HB
粘附性
1级及以上
5.2适用性评价方法
5.2.1评价顺序和判定
适用性评价应按照pH值、平整度、色度、光泽度、硬度、粘附性的顺序进行,如果某一项目不符合要求,则后续性能无需再做测试,适用性评价结果为不通过。
5.22pH值
采用酸度计或精密pH试纸测定水溶性封护材料(实施浓度)的pH值,非水溶性封护材料无需测定。
5.23平整度
采用目视法观察模拟金属文物样品和待保护金属文物表面封护材料干燥成膜后的平整度。
5.2.4色度
采用色度仪测定封护材料施用前后模拟金属文物样品和待保护金属文物表面同一位置的CIELAB色度,并按公式(1)计算色差:
△E:=[Li-Li]2+(ai-a)2+(bi-b°)]u…(1)
式中:
△E封护材料施用前后的色差;
Li—封护材料干燥成膜后的明度分量;
Li封护材料施用前的明度分量:
ai—封护材料干燥成膜后的红/绿分量(+a代表红色,-a代表绿色);
3
wW/T0129—2025
ai—封护材料施用前的红/绿分量(+a代表红色,-a代表绿色);
6——封护材料干燥成膜后的蓝/黄分量(+b代表黄色,-b代表蓝色);
b—封护材料施用前的蓝/黄分量(+b代表黄色,-b代表蓝色)。
5.2.5光泽度
采用光泽度计在60°几何条件下测量封护材料施用前后模拟金属文物样品和待保护金属文物表面同一位置的光泽度,并按公式(2)计算光泽度变化值:
AG=G?-G…(2)
式中:
△G—封护材料施用前后的光泽度变化值:
G?—封护材料干燥成膜后的光泽度;
Go封护材料施用前的光泽度。
5.2.6硬度
按照GB/T6739规定的铅笔法,测定封护材料在模拟金属文物样品表面干燥成膜后的硬度。
5.2.7粘附性
按照GB/T9286规定的划格试验法,测定封护材料在模拟金属文物样品表面干燥成膜后的粘附性。
6有效性要求与评价方法
6.1有效性要求
室外金属文物封护材料的有效性评价项目应包含耐腐蚀性和耐候性,其相应的要求应符合表2。
表2室外金属文物封护材料有效性要求
评价项目
要求
耐腐蚀性
低顿阻抗榄值|Z|大于等于10°a·cm2
耐候性
耐紫外暴露辐射能大于等于2200J/m2,耐湿热老化时间大于等于6h,耐盐雾老化时间大于等于16h.耐冻融老化循环次数大于等于5次
62有效性评价方法
62.1评价顺序和判定
有效性评价应按照耐腐蚀性、耐候性的顺序进行,如果某一项目不符合要求,则后续性能无需再做测试,有效性评价结果为不通过。
6.22耐腐蚀性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测定的低频阻抗模值|Z|mm评价封护材料的耐腐蚀性。按照附录B的方法测定以模拟金属文物样品为对象的封护材料耐腐蚀性;按照附录C的方法测定以待保护金属文物为对象的封护材料耐腐蚀性。
4
wW/T0129—2025
6.2.3耐候性
6.2.3.1概述
耐候性评价应在模拟金属文物样品表面的封护材料干燥成膜后,按照耐紫外暴露辐射能、耐湿热老化时间、耐盐雾老化时间和耐冻融老化循环次数的顺序进行,如果某一项目不符合要求,则后续性能无需再做测试,耐候性评价结果为不通过。
6.23.2耐紫外暴露辐射能
将样品放置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