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字变调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掌握一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变调规律。
2.通过多种练习形式,提高学生运用一字变调规律进行正确朗读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汉语语音规律的探究兴趣,增强对汉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牢记一字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的变调规则。
-能够在具体的词语和句子中正确读出一字的变调。
2.教学难点
-体会一字变调在不同语境中的语感差异,灵活运用变调规律。
-避免在快速朗读或口语表达中忽略一字的变调。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一字变调的基本规律和原理,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知识。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词语、句子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变调规律。
3.对比法:将变调与不变调的情况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变调的认识。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和运用一字变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绕口令音频: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宝宝敲破鼓,妈妈拿布补,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让学生听完后说一说绕口令中哪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字变调规律。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讲解一字的本调
-一字的本调是阴平调,读音为yī。
-举例说明在单独使用、在词句末尾、表示序数或在一字重叠的词语中,一字读本调。如:一、第一、一一得一。
2.讲解一字的变调规律
-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一字读去声
-举例:一天(yìtiān)、一年(yìnián)、一起(yìqǐ)。
-强调:在这种情况下,一字读音由阴平(yī)变为去声(yì)。
-在去声字前,一字读阳平
-举例:一个(yígè)、一样(yíyàng)。
-说明:此时一字读音从阴平(yī)变为阳平(yí)。
-嵌在相同的动词中间,一字读轻声
-举例:看一看(kànyikàn)、想一想(xiǎngyixiǎng)。
-解释:这种情况下一字读轻声,不标调。
(三)规律总结与强化(10分钟)
1.引导学生总结一字变调规律
-让学生回顾刚才所学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字在什么情况下变调,变成什么调。
-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在黑板上列出清晰的变调规律表格:
|前一个字声调|一字变调|举例|
|---|---|---|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一天、一年、一起|
|去声|阳平|一个、一样|
|相同动词中间|轻声|看一看、想一想|
2.强化记忆
-通过拍手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含有变调一字的词语,加深记忆。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说出词语让其判断一字的变调是否正确。
(四)实例分析与练习(20分钟)
1.实例分析
-给出一些包含一字的句子,让学生判断一字的变调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例如:他一口气跑了一千米。(一字分别读yì、yī,因为第一个一在去声气前读阳平,第二个一读本调)
-小明一早就去了学校。(一读yì,在阴平早前读去声)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中一字变调的原因,进一步强化对变调规律的理解。
2.词语练习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给下列词语中的一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一般()一直()一旦()一同()一共()
-一群()一律()一贯()一起()一起()
-一下()一定()一样()一向()一阵()
-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音,教师巡视并纠正错误。
3.句子练习
-让学生仿照例句,用指定的词语造句,并注意一字的变调。
-例句:他一听到这个消息,就高兴得跳了起来。(用一......就......造句)
-词语:一看到、一闻到、一听到、一想到、一走进
-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造的句子,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给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