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40B66
备案号:43684-2014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800—2014
油茶园艺化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GardeningCultivationinCamelliaolifera
2014-10-14发布2014-12-01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6/T800—201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指标 1
5营造技术 2
6抚育管理 4
7果实采收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主要油茶无性系及栽培区域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9
II
DB36/T800—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露、吴南生、胡冬南、郭晓敏、徐林初、龚春、雷小林。
1
DB36/T800—2014
油茶园艺化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园艺化栽培的立地、种苗、营造技术、抚育管理、果实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油茶林营建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LY/T1328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DB36/T754油茶树整形修剪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油茶园艺化栽培
从油茶园区选址、园区规划、良种选择、造林技术、施肥技术、整形修剪技术、水分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采收技术等方面开展园艺化管理的技术。
4指标
4.1产量
4.1.1幼林产量
始果期头两年平均产茶油45kg/hm2,3年~5年期产茶油180kg/hm2以上。验收面积不少于2hm2。
4.1.2成林产量
第五年盛果期后,4年连续测产,平均年产油量600kg/hm2。验收面积不少于2hm2。4.2质量
鲜出籽率(采摘当天测定)40%以上,干出籽率26%以上,种仁含油率45%以上。
4.3环境标准
2
DB36/T800—2014
4.3.1农药肥料
不使用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使用的农药和肥料。
4.3.2周边环境
油茶种植区与其他农业区之间有100m~200m的天然或人工屏障,林地周边没有污染企业,水、土、空气没有污染。
5营造技术
5.1造林地的选择5.1.1土壤
沙壤土、壤土至粘土,赤红壤、红壤、红黄壤等,土层厚度80cm以上、pH值4.5~6.5。
5.1.2坡向和坡度
阳坡或半阳坡,最大坡度应不超过25o。5.1.3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500m以下,相对高度200m以下。
5.2适宜无性系
经国家或省林木良种(用全称)审(认)定的赣无系列、长林系列、赣州油系列及引种成功的无性系等(见附录A)。
5.3苗木
5.3.1嫁接苗
采用1年生(苗高15cm以上)或2年生(苗高35cm以上)裸根苗,提倡用容器苗。5.3.2苗木质量
应符合LY/T1328的规定。
5.4检疫
苗木出圃前应进行严格检疫。5.5整地
5.5.1规划设计
造林前开展林地本地调查,对道路、通电、排水和灌溉等基础设施进行规划。道路系统中主干道最好硬化,保证能够通行大型汽车。
灌溉系统应采用滴灌或渗灌,也可采用明渠饮水入林,干渠应当硬化。
排水系统应在林内挖掘地表明沟,按自然坡度设置,坡度较大时应修成阶梯式,总排水沟应与水库或蓄水池相连。条件允许时也可采用暗沟排水,暗沟可采用塑料管、混凝土管或陶瓷管。
3
DB36/T800—2014
施肥系统应结合施肥(追肥)与喷药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水池、动力、管道、接口等。水池可用砖、水泥等制成,不能漏水,用于配制肥液或药液,配好的液体由泵通过管道输送到小区内,管道可用塑料管。
5.5.2清山
将造林地的杂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6T 1802-2023 赤皮青冈培育技术规程 .docx
- DB36T 1799-2023 茶树菇菌种鉴定技术规程.docx
- DB36T 1798-2023 水稻机械化穴直播生产技术规程 .docx
- DB36T 1796-2023 水稻侧深施肥除草机插同步作业技术规范.docx
- DB36T 1795-2023 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技术规程 .docx
- DB36T 1792-2023 油茶气象观测规范 .docx
- DB36T 1790-2023 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规范.docx
- DB36T 1789-2023 专利奖评审工作规范 .docx
- DB36T 1445-2021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试行).docx
- DB36T 1413.3-2021 中小学研学旅行 第3部分:组织实施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