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寓言故事创作
TOC\o1-2\h\u29955第一章《寓言故事创作:打开智慧宝库的钥匙》 1
3668第二章《剖析经典寓言:主要内容与独特特点》 1
9762第三章《我的感悟:寓言故事中的深刻内涵》 2
29925第四章《实例为证:引用寓言原文阐述观点》 2
16842第五章《深度思考:从寓言看人生百态》 2
31871第六章《创作之道:寓言故事创作的技巧》 3
16738第七章《总结观点:寓言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3
18467第八章《展望未来:寓言创作的发展方向》 3
第一章《寓言故事创作:打开智慧宝库的钥匙》
寓言故事创作就像是打开智慧宝库的一把独特钥匙。它能够把深刻的道理用简单有趣的故事呈现出来。比如说《伊索寓言》,里面有很多故事都是取材于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像《狼和小羊》这个故事,狼想要吃掉小羊,找了各种无理的借口,“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小羊辩解道:“水是从你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你那儿去的。”可是狼根本不听,还是把小羊吃了。这个故事通过狼和小羊之间的对话,就揭示了在强者面前弱者总是有理说不清的社会现象,而创作者用这样的故事形式,让读者轻松地理解这个道理,不需要长篇大论的解释。寓言故事创作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能把复杂的思想用简单的情节包裹起来,让人们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收智慧。而且寓言故事创作的题材可以非常广泛,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神话人物,都可以成为故事中的角色,这就给创作者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
第二章《剖析经典寓言:主要内容与独特特点》
以《克雷洛夫寓言》为例,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中《鹰和鸡》这个故事特别有意思。故事中鹰能飞很高,鸡只能在地上扑腾。有一天鸡嘲笑鹰说:“你飞那么高有什么用,还不是跟我一样每天都要找吃的。”鹰回答说:“我们确实都要找吃的,但我能看到的世界比你广阔得多。”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很简单,就是鹰和鸡的一段对话,但它独特的特点在于通过两种不同鸟类的对比,反映出不同的志向和视野。寓言故事往往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不会有过多冗长的描述。它们大多直接切入主题,像《鹰和鸡》,几句话就把故事讲清楚了。而且这些经典寓言大多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它们不是简单地讲述一个故事,而是要让读者从故事中得到启发。比如这个故事就是告诉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不能像鸡一样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小利益。
第三章《我的感悟:寓言故事中的深刻内涵》
读了很多寓言故事后,我有很多深刻的感悟。就拿《列那狐的故事》来说,列那狐是一个非常狡猾的角色。在故事里,他总是用各种计谋来欺骗其他动物。他骗狼舅舅把尾巴伸进冰窟窿里钓鱼,结果狼舅舅的尾巴被冻住了,他却跑掉了。从这个故事中我感悟到人性中的狡猾和贪婪是多么的可怕。同时我也看到了那些被列那狐欺骗的动物们的单纯和善良。这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像列那狐那样狡猾的人,也有善良老实的人。寓言故事用这种生动的方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而且寓言故事中的深刻内涵往往不是单一的,在《列那狐的故事》中,我们除了看到人性的特点,还能感受到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列那狐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利益,不得不去欺骗其他动物,这也反映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第四章《实例为证:引用寓言原文阐述观点》
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有一个《掩耳盗铃》的故事。原文是“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矣!”这个故事的人想要偷钟,但是钟太大搬不动,他就想把钟敲碎带走,又怕钟声被别人听到,于是就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不到别人也听不到了。从这个原文我们可以阐述一个观点,那就是自欺欺人是没有用的。有些人在生活中就像这个偷钟的人一样,做了错事不愿意承认,还试图掩盖自己的错误,以为这样就可以逃避后果。但实际上,错误并不会因为自己的掩盖而消失,就像钟声不会因为捂住耳朵就不响了。这个寓言故事用简单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批判了那些自欺欺人的人。
第五章《深度思考:从寓言看人生百态》
寓言故事是观察人生百态的一个独特窗口。就像《拉封丹寓言》中的《磨坊主、儿子和驴》这个故事。故事里磨坊主和他的儿子带着驴去赶集。一开始磨坊主让儿子骑驴,自己走路,路人就说儿子不孝顺。于是磨坊主自己骑驴,儿子走路,又有人说磨坊主虐待孩子。最后他们两人一起骑驴,又有人说他们太残忍,驴会被累死。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抬着驴走。这个故事深刻地反映了人言可畏这个社会现象。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会受到他人意见的影响,想要迎合所有人的想法,结果却迷失了自己。这就是从这个寓言故事中看到的人生百态中的一种。再比如《伊索寓言》中的《蚂蚁和蝉》,蚂蚁在夏天辛勤地储存食物,蝉却整天唱歌玩耍。冬天到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