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程和概念设计
清华大学方鄂华
主要参考资料
[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概念设计
方鄂华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3]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
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2004.12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若干问题解说(JGJ3-
2002)》黄小坤《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3月
第1部分
体系和结构布置
1.偏心距和扭转不规则(参考[1]4.3~5、5.2节)
?规程4.3.5条规定
1.地震作用考虑(5%L)附加偏心距,最大层位移和平均层位移之比(假定刚性楼板计算):
2.结构周期比T扭/T1
3.考虑(5%L)附加偏心距,计算的内力参加组合(设计构件),抗震规范5.2.3条与高规不同
?地震作用存在双向平动和扭转分量,规范规定单向计算是一种简化,扭转分量无法确定,规程将扭转规则性定量化,有利于设计操作。措施:
1.防止地震作用下扭转过大:限制位移比、周期比。位移比、周期比过大原因:刚心、质心偏离,需要调整剪力墙的布置,减小刚心与质心距离;
抗扭刚度小,扭转周期长,需要加大抗扭刚度。
2提高抗扭承载力:用附加偏心距计算,加大构件设计内力。扭转产生内力放大,距刚心愈远,内力放大愈多。抗震规范是在不考虑耦联计算时简化方法(边榀乘以1.15或1.05),对高层建筑偏于不安全,不高的建筑可以采用。
存在问题和建议:
1考虑附加偏心距以后,难以考察结构平面刚度是否均匀;有时较难调整到上述要求。
2当调整实在有困难时怎么办?
首先要弄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扭转不规则。
?用原结构状态检查周期比,不符合要求时应调整结构布置;应尽可能增加结构的抗扭刚度;当侧移刚度较大时可以减小侧移刚度;
?用原结构状态计算检查位移比(与检查位移限制同时进行,没有附加偏心距),了解平面刚度是否均匀,调整结构布置,减少刚度偏心;
?加高连梁可增加抗扭刚度,加高连梁不一定是好措施,可能不利于“强墙弱梁”,特别是外墙为短肢墙时。
?在周边增加剪力墙最有效
用附加偏心距计算检查结构是否偏心过大,是否符合规程要求的位移比(主要检查最大层间位移层)
?结构抗扭刚度较小、侧移刚度很大时,可减小侧移刚度;
?如果结构刚度很大,最大位移在允许位移的1/2~1/3左右(或更小),位移比的限制可以放宽一些(多层、剪力墙结构、
高层建筑的偏置矮裙房等位移较小时);
例如层间位移1/2000时可放松10%,再小时放松不超过20%(参考[3])
?位移比超过1.2时,为不规则结构,用附加偏心距或双向偏心计算内力(必须采用考虑耦联的计算),角柱配筋适当增加;
?当位移比超过1.5(B级:1.4)时,为特别不规则结构,我国规程不允许。
是否可参考美国IBC规范做法?
美国IBC规范要求将外荷载产生扭矩及附加偏心距的扭矩之和放大,乘以放大系数
Ax(Mt+Mta)
外荷载扭矩附加偏心距的扭矩
放大系数由以下公式计算,但不大于3
位移比1.21.51.7增大系数Ax
位移比1.21.51.7
增大系数Ax11.562
附加偏心距5%7.5%10%
Ax=|1.m2δ≤3
在超过位移比不太大时(10~20%),结合我国规程要求,可以将附加偏心距加大后计算内力
归纳如下:
1.不附加偏心距:校核最大层间位移,检查位移比,检查周期比,调整平面布置;
2.用附加偏心距(5%L)校核位移比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分析原因后再采取措施;
3.用附加偏心距(5%或更大),计算结构地震作用下内力,与其他内力进行组合;
4.或者用双向地震作用计算,可不考虑附加偏心距(特别不规则的结构宜考虑);
5.必要时,根据具体情况,可考虑放松限制或加大偏心距计算等方法。
注意:所有计算应采用耦联计算;
2.沿高度刚度均匀要求
?4.4.2条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
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侧向刚度=V/层间侧移(单位位移下的力)①=Vh/层间侧移(单位转角下的力)②
=层间侧移/h(层间转角)③
规程说明中解释“侧向刚度”为上列第1种
附录E针对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JF(冀)3022-2022 等电位测试仪校准规.docx
- JJF(闽) 1077-2016 桥梁挠度仪校准规.docx
- JJF1142-2006建筑声学分析仪校准规范.docx
- SZDBZ25-2009 排水管网维护管理质量标准.docx
- SZDBZ239-2017 低压排污、排水用高性能硬聚氯乙烯管材.docx
- TCECS 10104-2020 建筑外墙外保温装饰一体板.docx
- TCSIA006-2021 电子烟及相关制品安全.docx
- TSBMIA 002-2021 无机轻集料保温板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ocx
- 白光Hakko942焊台详细手册.docx
- 常用电缆型号.docx
- 2025年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28篇).docx
- 2025年公交驾驶员年终总结(6篇).docx
- 2025年公司年度行政工作计划(31篇).docx
- 知到智慧树网课:C语言编程新思路(山东理工大学)章节测试满分答案.pdf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测试参考答案.docx
- 知到智慧树网课:C语言编程方法与思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章节测试满分答案.docx
- 知到智慧树网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哈工)章节测试满分答案.docx
- 2025年二级建造师法规章节精编习题库.pdf
- 2025年二级建造师法规章节精编习题库.doc
- 2025年北京市三类人员安全员c3证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