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4分)
1.小红拿了六根相同的试管,在里面装上不同量的水,自制了一个小乐器(如图),她用嘴吹试管,主要是靠(??)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A.试管内的水?????B.试管内的空气?????C.整个试管
2.人体从呼吸过程中获取(??)。
A.血液?????B.氧气?????C.细胞
3.人在运动后,呼吸、心跳都会(??)。
A.加快????B.减慢????C.不变????D.停止
4.小金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吉他,小金非常高兴,他拿过吉他仔细研究,发现吉他的弦有的粗有的细,松紧不同,声音也不一样。
①拨动吉他弦,声音最高的是(??)。
A.最粗的弦????B.最细的弦???C.中等粗细的弦
②小金发现有一根琴弦声音有些低,他应该(??)。
A.将这根琴弦调紧一些???B.将这根琴弦调松一些???C.用力弹
5.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简传到听筒的。
A.棉线?????B.空气?????C.话筒
6.下列具有能量的有(??)个。
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
A.2?????B.3????C.4
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
1.(???)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
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可以看到音叉的振动引起(???)。
3.(???)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4.我们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做(???)。
5.把纸卷成喇叭状,将小的一端放在耳朵上,这时会感到听到的声音比平时大,这说明耳郭的作用是(??)。
6.鼓声是由(???)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等。(??)
2.在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3.从营养成分表或相关资料中,可以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
4.声音只能向前传播。(??)
5.为了保护听力,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
6.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越高。(??)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将食物所含营养及相应的作用连一连。
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
1.观察物体是否发声。
六.简答题(共3题,共16分)
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
2.人在运动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3.二胡只有两根弦,它是怎样发出高低不同、强弱不同的声音的?
七.综合题(共4题,共30分)
1.下图是演示呼吸运动的模型图,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A.(???)??B.(???)
C.(???)??D.(???)
(2)当用手往上顶橡皮膜D时,小气球变瘪表示(???)过程,拉下橡皮膜D时,小气球鼓起表示(???)过程。
2.呼吸与身体内部哪些器官密切相关,请在括号中打“√”。
鼻腔(??)
肺(??)
胃(??)
气管(??)
膈肌(??)
支气管(??)
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二胡是一种拉弦乐器,有两根弦。现代二胡以纯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属于中高音域乐器。现在各地方根据需要的条件,独立发展出不同形状的弓弦乐器,如高胡、京胡、板胡、二弦、喇叭弦等。为满足中乐交响化的需要,根据二胡的制式,也另外发明了中胡等。弦乐器的音调高低跟弦的下面三个因素有关。
(1)弦的粗细。(2)弦的长短。(3)弦被绷紧的程度。
我们用相同的力从二胡琴弦下端往上移动时,发出的声音由(???)到(???)。我们用同样的力从上往下移动,发出的声音是从(???)到(???),这是因为琴弦越短,振动越(???),声音越(???)。
4.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
(1)如图甲,轻轻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如图乙,用力敲击鼓面,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两次听到的鼓声的强弱(???)。[填“相同”或“不同”]
(3)用手按住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了,纸屑也不再跳动了,这说明(???)停止,发声也停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①B;②A
5.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精选题】.docx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docx
-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分数除法 测试卷一套.docx
- 2025年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招聘社区工作者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1套.docx
-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50道1套.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重点.docx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卷(突破训练).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有一套).docx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