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汇报人:xxx20xx-04-01中风的中医护理教学
目录CONTENCT引言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中风偏瘫的中医护理中风患者的情志护理中风患者的饮食调养中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总结与展望
01引言
目的背景目的和背景提高中医护理在中风后遗症康复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中医护理在中风后遗症康复中具有独特优势。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等。中风定义中风后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中风后遗症中风概述体观念辨证施护预防复发促进康复中医护理的重要性中医护理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预防中风的再次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采用辨证施护的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将患者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调整患者整体状态,促进康复。中医护理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手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轻后遗症。
02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风主要由于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上蒙清窍,从而出现昏仆、失语、半身不遂诸症。病因中风的病机复杂,但归纳起来主要有虚、火、风、痰、气、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而发中风。病机中风的病因病机
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中经络又分为中络、中经和中脏腑之分,中络是以肢体一侧或双侧麻木,口眼歪斜,或兼有头痛、头晕,舌有瘀斑,脉弦细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中经是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并多伴有头痛、头晕、目眩、面红目赤、烦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0102中脏腑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中脏腑又分为闭证和脱证。闭证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多属实证,根据有无热象,又有阳闭和阴闭之分。脱证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中风的辨证分型
中风的治疗原则中风急性期以急则治其标为原则。闭证常用开窍醒神之法,先以救急,脱证常用回阳固脱之法治疗。急性期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缓则治其本为原则。多从虚、痰、瘀、火论治,治法常以补益气血、化痰通络、活血化瘀等为主,并应配合针灸、推拿等康复治疗,加强功能锻炼,以促进康复。同时,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波动;注意饮食调养,防止暴饮暴食及过食肥甘厚味、过咸伤肾之品;注意生活起居,防止寒邪侵袭等诱发因素。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03中风偏瘫的中医护理
运动障碍肌力减弱感觉异常偏瘫患者会出现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轻度偏瘫病人走起路来会出现偏瘫步态。根据偏瘫程度不同,肌力减弱程度也有所不同,轻瘫患者肌力在4~5级,不完全性瘫痪患者肌力2~4级,全瘫患者肌力0~1级。偏瘫患者患侧肢体常有感觉异常,如针刺感、麻木感、蚁行感等。偏瘫的症状和体征
辨证施护调和阴阳扶正祛邪预防并发症偏瘫的中医护理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案。通过中医护理手段,调和患者体内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在中医护理过程中,既要扶正固本,增强患者正气,又要祛邪外出,消除病因。偏瘫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并发症,中医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0102030405良肢位摆放指导患者正确的卧位姿势,避免患侧肢体受压和过度伸展。关节活动度训练对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关节挛缩和变形。肌力训练根据患者肌力情况,制定合适的肌力训练计划,逐步增强患侧肢体的肌力。平衡与协调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平衡与协调训练,提高患侧肢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步行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逐步恢复步行能力。偏瘫的康复训练与指导
04中风患者的情志护理
80%80%100%情志因素对中风的影响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过度,可导致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进而诱发中风。长期精神压抑、抑郁寡欢,可使气机郁滞,血脉不通,增加中风风险。暴怒之下,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并走于上,可致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发为中风。七情内伤情志不遂暴怒伤肝
情志护理的原则和方法原则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遵循因人、因时、因地的原则,进行个性化的情志护理。语言开导用安慰、鼓励、劝解、疏导等方法,解除患者顾虑,稳定其情绪。移情易性通过音乐、戏曲、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改变其不良心境。情志相胜以一种情志克制另一种情志,如悲胜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