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从《一剪梅》与《武陵春》看李清照的“愁”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从《一剪梅》与《武陵春》看李清照的“愁”
摘要:本文以李清照的《一剪梅》和《武陵春》为研究对象,从词作内容、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李清照的‘愁’情感。通过对两首词的比较研究,揭示了李清照在词作中独特的愁情表达方式,以及其愁情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李清照的‘愁’不仅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感慨,更是对时代变迁、家国兴衰的深刻反思。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其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被誉为‘词中之冠’。李清照的词作中,‘愁’情感贯穿始终,成为其词作的一大特色。本文以《一剪梅》和《武陵春》为例,探讨李清照的‘愁’情感,旨在揭示其词作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李清照的‘愁’情感,既有个人的遭遇,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更有对家国兴衰的深刻反思。本文将从词作内容、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对李清照的‘愁’情感进行深入剖析。
一、李清照生平及词作背景
1.1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生于公元1084年,卒于公元1155年。她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的著名学者,母亲亦通文墨。李清照自幼聪颖过人,才情横溢,酷爱文学,尤其擅长词作。她的词作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后世无数赞誉。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繁荣与南宋初年的动荡,这使得她的词作不仅具有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也蕴含了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1)李清照的少年时期,正值北宋文化繁荣之际,她得以在父亲的影响下,广泛涉猎经史子集,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她的词作初期,多描写少女的纯真情感和青春的欢愉,如《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些词作流露出一种清新脱俗的韵味,展现了李清照少女时期的纯真与美好。
(2)然而,随着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李清照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国破家亡的痛苦,丈夫的去世,使她的词风逐渐转向深沉悲凉。这一时期,她的词作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丈夫的思念,如《武陵春》中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些词作透露出李清照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反映了她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3)李清照的晚年,生活颠沛流离,但她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她与赵明诚结为连理,共同研究文学,成为宋代著名的词坛伉俪。尽管晚年生活困顿,但李清照的词作依然充满了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她的词作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李清照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与磨难,但她始终坚守着对文学的执着追求,成为了一位不朽的文学巨匠。
1.2李清照词作背景
(1)李清照的词作背景,首先应置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这一时期,北宋王朝的繁荣景象逐渐被金朝的入侵所打破,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清照的词作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她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更折射出时代变迁的影子。
(2)李清照的词作创作,与宋代词坛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宋代词坛,尤其是北宋词坛,是词这一文学体裁达到巅峰的时期。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逐渐从音乐歌词中独立出来,成为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重要载体。李清照继承了宋代词坛的优秀传统,同时又有所创新,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3)在李清照的词作背景中,个人经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她与丈夫赵明诚的婚姻生活,以及丈夫的去世,对她的词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词作中,既有对丈夫的深切怀念,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这些个人情感的抒发,使得李清照的词作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深刻的情感表达。
1.3《一剪梅》和《武陵春》的创作背景
(1)《一剪梅》创作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共同生活的时期。当时,北宋已步入晚期的动荡时期,金朝的威胁日益加剧。公元1126年,金军攻破北宋首都汴京,赵明诚因公务被留京城,而李清照则逃至南方。这段经历对李清照的情感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一剪梅》中“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一句,正是对这段历史背景的深刻描绘。据史料记载,当时汴京的繁华景象与战乱的残酷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为《一剪梅》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武陵春》则是在李清照南渡后所作。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汴京,赵明诚亦在此次战乱中去世。南渡后的李清照,生活颠沛流离,词作中的愁情更加深沉。《武陵春》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一句,反映了李清照在战乱中失去家园和亲人的痛苦。据《宋史》记载,南渡后,李清照曾历经多次迁徙,生活困顿。这些经历为《武陵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基础。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线缆市场分析报告.docx
- 国网信通再论国网信通的成长潜力:国网数字化砥柱,核心资产待重估.docx
- NY∕T 525-2021 有机肥料 NY∕T 525-2021 有机肥料.pdf
- 铁路营业线施工应知应会手册范本模板.doc VIP
- GB/T 351-2019 金属材料 电阻率测量方法.pdf
- 2025年初中生物毕业会考全套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pdf
- 环保科技公司成立可行性报告.docx VIP
- 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doc VIP
- (完整版)[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docx
- 学林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卷二语文A卷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