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杭州西湖西湖,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部的淡水湖,因位于杭州市区西面而得名。它不仅是中国最著名的观光胜地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公里,湖中有岛屿,湖面上有桥堤相隔,自古以来就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西湖的美景已有千年历史,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诗词歌赋。宋代苏轼曾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西湖比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赋予了西子湖的美称。本次讲解将带您了解西湖的历史沿革、地理特征、文化意义、主要景点以及保护发展等方面,全面感受这一世界级文化景观的独特魅力。
目录西湖基本介绍包括西湖概况、历史沿革、地理特征及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西湖景观精华详细介绍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与其他主要景点的特色与文化背景西湖文化内涵探讨西湖的文化意义、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以及宗教文化的影响西湖旅游指南提供西湖保护现状、最佳游览时间和方式等实用旅游信息
西湖概况自然奇观西湖三面环山,群峰环抱,形成一湖三面云山的壮丽景观历史瑰宝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丰富的人文景观与历史故事世界遗产201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西湖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淡水湖之一,不仅自然风光秀美,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自然之美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西湖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秀丽风景,还在于它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
基本信息地理位置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处于杭州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8′,北纬30°16′,是杭州的城中湖。湖泊规模西湖总面积约6.3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5.6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仅1.21米,最深处不超过2.8米。湖水特点西湖属于内陆淡水湖,水源主要来自上游山区的溪流与泉水,经过现代水质保护系统处理,保持清澈水质。西湖的面积虽然不大,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其成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风景名胜区。西湖较浅的水深也为丰富的水生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特别是荷花等水生花卉的种植,为西湖增添了不少景致。
地位与荣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代表着中国最高级别的旅游景区标准世界文化遗产2011年6月24日,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获得的这些荣誉不仅证明了它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也为西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西湖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杰出范例,体现了东方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
西湖的美誉人间天堂自唐代以来,杭州西湖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被誉为人间天堂。宋代诗人苏轼、元代旅行家马可·波罗等都曾对杭州西湖的美景给予极高评价。西子湖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西湖比作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赋予西湖西子湖的雅称。钱塘湖在唐宋时期,西湖也被称为钱塘湖,因其位于古钱塘县境内。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描绘的就是当时的西湖风光。这些美誉不仅体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也凝聚了历代文人墨客对西湖的深厚情感。西湖的美随四季变化而各具特色,正如淡妆浓抹总相宜所描述的那样,无论是春日烟雨,夏日荷风,秋日月色,还是冬日雪景,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历史沿革远古时期西湖最初是钱塘江的一个入海口湾,后因地壳运动和泥沙淤积逐渐形成内陆湖泊秦汉至唐代秦汉时期称为武林水,三国时期开始围湖造田,唐代开始称为钱塘湖宋元时期宋代苏轼和元代郭守敬主持大规模疏浚工程,奠定了现今西湖的基本格局明清至今明代杨孟瑛、清代康熙和乾隆先后对西湖进行整治,现代则开展了全面的保护与开发西湖的历史变迁体现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从最初的海湾到如今的风景名胜,西湖历经千年沧桑,在历代文人墨客、能工巧匠和普通民众的呵护下,不断焕发新的魅力。
西湖的形成西湖的形成是自然地质变化和人为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演变的基础上,历代人们通过疏浚、围堰、筑堤等水利工程,不断改善西湖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将其塑造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这一过程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古海湾阶段大约1万年前,西湖地区是钱塘江入海口的一个海湾,与东海相连钱塘江改道随着钱塘江的泥沙不断淤积,江流逐渐南移,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地壳抬升地壳运动导致杭州湾一带逐渐抬升,使海湾与东海隔绝内陆湖形成约4000年前,西湖最终演变成为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内陆淡水湖
早期历史秦汉时期西湖最早被称为武林水或古荡,当时西湖面积远大于现在,周围多为沼泽地带三国两晋开始有系统的围湖造田活动,湖面面积逐渐缩小,湖周开始形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