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上市公司财务做假的十种常用招数及报表分析思路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上市公司财务做假的十种常用招数及报表分析思路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日益严重,对投资者利益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十种常用招数,包括收入确认提前、成本费用推迟、资产评估虚高、负债隐瞒、资产重组、关联交易、非经常性损益操纵、会计估计变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信息披露不规范等。接着,本文从报表分析的角度,提出了针对这些造假手段的识别思路,包括关注财务报表结构、分析财务比率、关注现金流量、分析关联交易和关注审计意见等。最后,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以期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然而,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频发,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信心,也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常用手段和识别思路,对于防范和打击财务造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法和报表分析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一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概述
1.1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概念及特征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指上市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通过虚构交易、隐瞒事实、操纵会计政策等手段,故意夸大资产、收入,或者低估负债、费用,以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目的性: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通常具有明确的目的,如为了满足上市条件、获得银行贷款、提升股价、逃避税收等。例如,某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要求,通过虚构销售收入和利润,虚增资产规模,从而在财务报表上呈现出良好的业绩,最终成功上市。
(2)隐蔽性:财务造假手段多样,涉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资产评估等多个方面,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造假者往往利用复杂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真实交易与虚构交易混淆,使得财务报表难以被发现。如某上市公司通过将应计入当期费用的支出计入递延资产,将应计入负债的支出计入所有者权益,从而虚增利润。
(3)风险性: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具有极高的风险,一旦被揭露,将面临巨额罚款、市场禁入、股价暴跌等严重后果。此外,财务造假还会损害投资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国家经济稳定。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处罚的案例中,罚款金额最高达到2.8亿元。
财务造假行为不仅存在于个别公司,也呈现出一定的行业和地区特征。例如,在房地产行业,部分企业为了掩盖高负债和高库存风险,通过虚构销售收入和利润,虚增资产规模,以维持股价稳定。在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的地区,部分上市公司可能为了获得地方政府支持,通过虚增业绩,以获取更多的优惠政策。这些案例表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大隐患,亟需引起重视。
1.2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
(1)市场竞争压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市公司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可能会采取财务造假手段来虚增业绩,以吸引投资者关注,提升股价,从而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更多融资机会。
(2)监管环境不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部分上市公司利用监管漏洞,通过虚构交易、隐瞒事实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以规避监管。
(3)内部治理缺陷: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制衡,导致管理层滥用职权,进行财务造假。此外,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对财务数据的审核、监督不到位,也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1.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社会危害
(1)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直接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导致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上受到误导,造成经济损失。特别是在股市泡沫破裂时,投资者往往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甚至血本无归。例如,某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虚增业绩,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买入,但在真相揭露后,股价暴跌,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
(2)破坏市场秩序: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扰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导致市场信息不对称,加剧了市场波动。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信心,也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此外,财务造假行为还可能导致其他上市公司效仿,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市场混乱。
(3)影响国家经济稳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还可能对国家经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首先,财务造假可能导致金融机构面临信贷风险,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其次,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
- 个人事迹材料范文优秀8.docx
- 营销管理整改方案.docx
- 服装文献综述.docx
- 关于基层纪检组织发挥作用状况、存在问题及充分发挥作用的建议.docx
- 高二作文训练题目精选.docx
- 公司培训工作计划及方案.docx
- 电大万科A营运能力分析第二次作业.docx
- 基于JAVA的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统毕业论文.docx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两.docx
- “遨游知识海洋,探索民族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pptx
- 2025至2030年中国道赤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道路抗裂减水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完美版.docx
- 2025年吉林省通化钢铁集团校园招聘模拟试题新版.docx
- 2025-2030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的靶向药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吉林省通化钢铁集团校园招聘模拟试题汇编.docx
- 2025年吉林省通化钢铁集团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审定.docx
- 2025年吉林省通化钢铁集团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含答.docx
- 2025年名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