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混凝土结构课程介绍本课程将系统讲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应用实践掌握混凝土材料特性、构件设计和结构分析
课程目标和学习成果掌握基础理论理解混凝土结构力学原理熟练计算方法能独立完成构件设计计算应用设计规范正确应用国家标准进行设计解决工程问题
混凝土结构的历史发展1古罗马时期混凝土雏形出现21824年波特兰水泥发明31850年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出现41920年代预应力混凝土发展5现代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领域民用建筑住宅、商业楼宇工业建筑厂房、仓库、冷却塔桥梁工程各类跨径桥梁结构地下工程隧道、地铁、地下室水利工程
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复合材料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工作发挥各自材料优势工作原理混凝土承受压力钢筋承受拉力优势特点耐久性强适应性广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水泥胶凝材料,提供强度细骨料河砂或机制砂粗骨料碎石或卵石水水化反应所需外加剂
水泥的类型和特性硅酸盐水泥通用型,早期强度高水化热大,适用一般工程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均衡应用最广泛矿渣水泥水化热低抗sulfate腐蚀性好特种水泥快硬、抗硫酸盐适应特殊环境
骨料的种类和要求粗骨料粒径4.75mm要求坚硬洁净细骨料粒径≤4.75mm级配合理轻骨料密度低用于轻质混凝土
外加剂的作用和选择减水剂降低水灰比,提高流动性减缓剂延缓凝结时间早强剂促进早期强度发展防水剂提高密实度和抗渗性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1抗压强度混凝土最主要力学指标2抗拉强度约为抗压强度的1/103弹性模量反映刚度特性4泊松比横向变形与纵向变形比
混凝土的强度特性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养护28天测定强度等级划分C15-C80表示立方体强度影响因素水灰比、养护条件、龄期
混凝土的变形特性应变应力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收缩水分蒸发体积减小干燥收缩、自收缩影响因素:环境湿度、构件尺寸徐变长期荷载下变形增长与应力、时间相关影响因素:荷载大小、龄期
钢筋的种类和级别
钢筋的力学性能235MPaHPB300屈服强度光圆钢筋400MPaHRB400屈服强度热轧带肋钢筋500MPaHRB500屈服强度高强度钢筋200GPa弹性模量各级别钢筋相同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机械咬合肋与混凝土啮合摩擦力接触面摩擦胶结力界面化学作用
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安全性满足承载力要求适用性满足正常使用功能耐久性满足设计使用年限经济性经济合理、资源节约
极限状态设计法概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失效或损坏验算强度、稳定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正常使用受影响验算变形、裂缝计算原则采用分项系数设计法考虑各种不确定性
荷载与作用效应永久荷载结构自重、固定设备可变荷载人群、设备、货物风荷载风压作用效应地震作用地震惯性力
结构可靠度理论基础可靠度指标失效概率安全等级β=3.20.0007一级β=3.70.0001二级β=4.20.00001三级
材料的强度设计值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fck/γcfck:标准值γc:材料分项系数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k/γsfyk:标准值γs:材料分项系数
受弯构件的受力特点荷载传递荷载转化为内力应力分布上部受压,下部受拉材料作用混凝土承压,钢筋承拉破坏特征压区混凝土压碎或钢筋屈服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原理1平截面假定变形前平面变形后仍为平面2应变协调混凝土与钢筋应变相等3强度准则材料达到设计强度4力平衡条件内力与外力平衡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步骤确定计算简图确定截面尺寸、配筋情况建立平衡方程混凝土压力合力=钢筋拉力求解相对高度计算中性轴位置计算承载力得出极限弯矩值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原理1剪力作用产生斜截面剪应力2抗剪机制混凝土+箍筋共同工作3破坏模式斜裂缝发展导致破坏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步骤确定截面特征有效高度、截面宽度计算混凝土抗剪贡献基于抗拉强度计算箍筋抗剪贡献基于配筋率叠加两部分承载力得出总抗剪承载力
受压构件的受力特点轴心受压压力作用于截面形心截面均匀受压偏心受压压力偏离形心压力+弯矩组合作用稳定问题细长构件需考虑稳定性防止整体失稳
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确定偏心距初始+附加偏心考虑长细比影响计算附加偏心建立平衡方程内力与外力平衡验算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14长细比λ限值短柱判别标准1.15约束系数η箍筋提供侧向约束0.9稳定系数φ考虑长度影响
受拉构件的设计承载力计算主要依靠钢筋承担拉力N≤fyAs裂缝控制控制裂缝宽度加强构造措施构造要求最小配筋率适当分布钢筋
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裂缝宽度限值基于环境类别确定计算裂缝宽度与钢筋应力、保护层厚度相关控制措施合理配筋、减小钢筋间距验算步骤确保计算值小于限值
混凝土构件的变形控制挠度限值跨度分数表示长期变形考虑徐变影响活荷载变形短期弹性变形
钢筋混凝土梁的构造要求1最小配筋率防止脆性破坏2最大配筋率保证足够塑性3箍筋构造间距不大于截面有效高度3/44钢筋锚固确保力的有效传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