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杨沫《青春之歌》
一、杨沫简介: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1914年生于北平一个没落官僚地主家庭。后来因家庭破产而失学,曾经当过小学教员、书店店员。曾在北京大学旁听,并开始接触进步思想,逐步参加了革命活动。1951年开始写作《青春之歌》,1957年完成。二十世纪初,杨沫的父亲、一个思想开明的清末举人从湖南来到北京,考入京师大学堂。毕业后,他留京办起了私立大学。然而,却以办学为名,募集捐款。杨沫的母亲也是湖南人,懂得诗词歌赋。家庭发迹以后,她得不到幸福,整日吵闹。杨沫就在这样一个物质上颇为富有,精神上非常空虚的书香人家度过童年。
1931年春,父亲破产,逃亡不知去向,这个家庭瓦解了。母亲把十六岁的杨沫叫回家,强迫她嫁给一个国民党军官。杨沫正读初中三年级,对社会已有了自己的看法,对包办婚姻,她毅然反抗,又跑回西山的学校。女儿的行为激怒了母亲,她断绝了对杨沫的一切供给。张中行对杨沫的评价“文革”期间,有人找到张中行希望他揭露杨沫的“罪行”,可张中行却在揭发材料上写上了“她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的理想,并且有求其实现的魄力。”杨沫看到后大为惊讶,甚至还写了封感谢信给张中行。后来有人著文谈她当年感情,杨沫以为是张中行指使,两人关系再度恶化。杨沫去世后,她的子女曾经请张中行来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却遭到张中行意外拒绝,“是她不再是,或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她。”二、情节与主题小说以1931.9.18——1935.12.9这段时代为背景,以党领导下的学生爱国运动为主线,艺术的再现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心灵变化和精神面貌。是对现代知识分子成长史的成功演绎。形象的说明知识分子只有在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的得到解放,才有值得歌颂的青春。从取材上来说,《青春之歌》带有自传的性质。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在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发展—“成长”成为小说的主要线索,这里的“成长”与进步同义。三、林道静的成长经历林道静的成长道路(被拯救)苦闷彷徨阶段(生命的拯救者)追求探索阶段(精神的拯救者)锻炼成长阶段(革命道路的拯救者)苦闷彷徨阶段
这个阶段的成长是:反对封建道德、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成长危机:阶级压迫出逃——寻求个人解放被拯救:骑士英雄--余永泽
林道静逃离自己的大地主家庭是中国版的娜拉出走。鲁迅《娜拉走后怎样》说:“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上弦的月亮已经弯在天边,除了海浪拍打着岩石的声音,海边早已悄无人声,可是这两个年轻人还一同在海边的沙滩上徘徊着、谈说着。林道静的心里渐渐充满了一种青春的喜悦,一种绝处逢生的欣幸。对余永泽除了有着感恩、知己的激情,还加上了志同道合的钦佩。短短的一天时间,她简直把他看作理想中的英雄人物了。个人解放的失败余永泽:由骑士转化为另一种压迫力量。迷人的爱情幻成的绚丽的虹彩,随着时间渐渐褪去了它美丽的颜色。道静生活在这么个狭窄的小天地里(因为是秘密同居,她不愿去见早先的朋友,甚至连王晓燕都渐渐疏远了),她的生活整天是刷锅、洗碗、买菜、做饭、洗衣、缝补等琐细的家务,读书的时间少了;海阔天空遥望将来的梦想也渐渐衰退下去。她感到沉闷、窒息。余永泽并不像她原来所想的那么美好,他那骑士兼诗人的超人的风度在时间面前已渐渐全部消失。他原来是个自私的、平庸的、只注重琐碎生活的男子。林道静与卢嘉川精神英雄:卢嘉川个人表现:配合卢嘉川革命行动——发传单。在共产党员卢嘉川的启发教育下,通过对马列主义的学习和实际斗争的锻炼,林道静克服了软弱思想,和余永泽彻底决裂,走上了革命的人生里程。卢嘉川对道静说起来,“小林,这么说吧,一个木字是独木,两个木既成了你那个林,三个木变成巨大的森林时,那么,狂风再也吹不倒它们。你一个人孤身奋斗,当然只会碰钉子。可是当你投身到集体的斗争中,当你把个人的命运和广大群众的命运联结在一起的时候,那么,你再也不是小树,而是那巨大的森林啦。”
余永泽常谈的只是些美丽的艺术和动人的缠绵的故事,可是这位大学生却熟悉国家的事情,侃侃谈出的都是道静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话”。卢嘉川给她的仅仅是四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写成的一般社会科学的书籍,道静一个人藏在屋子里专心致志地读了五天(初一到初五)。可是想不到这五天对于她的一生却起了巨大的作用——从这里,她看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从这里,她看见了真理的光芒和她个人所应走的道路;从这里,她明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原因,明白了她妈因为什么而死去。……于是,她常常感受的那种绝望的看不见光明的悲观情绪突然消逝了;于是,在她心里开始升腾起一种渴望前进的、澎湃的革命热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增材制造》教学课件323.ppt VIP
- 2024年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考试题库.docx
-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课件.pptx VIP
- 2025年党员干部学习知识竞赛题库100题及答案(二).docx VIP
- 2024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二部分专解答类专题突破专题十二 类比、拓展探究题.pptx VIP
- 基于Java的飞机大战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pdf VIP
- (高清版)B-T 19812.6-2022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6部分:输水用聚乙烯(PE)管材.pdf VIP
- 2024北京朝阳区初二(下)期末数学及答案.docx VIP
- 小王子英语剧本.docx
-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前各地高三模考理解性默写汇编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