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编制背景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
项清单》,明确要优化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授权深圳实施环评制度改
革。2021年6月29日,《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经深圳
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明确规定实行区
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分类管理制度。
2022年1月,深圳市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基础,陆续出台了
“1+3”区域环评制度体系文件,“1”是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深圳
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为改革的纲要性政策文
件,“3”是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的《深圳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
重点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名录(试行)》《深圳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
评价单元划定技术指南(试行)》和《深圳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
技术指南(试行)》,为改革的支撑性技术文件。随后深圳市全面推动
区域环评工作,截至2024年10月,全市共7个行政区、12个片区
的区域环评成果已通过审查,面积合计约463平方公里;全市共6个
行政区、10个片区的生态环境管理清单已发布实施,面积合计约372
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的18.2%。
1
可见,区域环评是深圳创新设计的环评改革制度,在评价对象、
评价方法、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与国土空间规划联动等方面,
与现行各类环境影响评价均有所不同。已发布区域环评制度体系文件
中,主要技术文件《深圳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评价单元划定技术
指南(试行)》及《深圳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技术指南(试行)》
均为试行文件,已临近有效期(2025年1月底);同时全市各区区域
环评已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工作,有成熟案例参考和可靠经验反馈。
综上,有必要在现有区域环评技术文件基础上,结合全市各区区
域环评工作实践,以地方标准的形式编制《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技
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进一步提高区域环评工作的科学
性和成果的规范性,保障区域环评改革预期效果扎实落地。
二、编制特色
2024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
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公开发布,明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
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
管理制度,是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中的基础性指导。
区域环评作为深圳市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环评制度改
革事项,在设计之初就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工作基础和纲领目标,
并定位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重要实施应用。技术层面上,《技术指
南》通过“评价单元+生态环境管理清单”,全面衔接生态环境分区管
控“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现分区管控的向下延
申和细化。
2
《技术指南》明确以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结合国土空间、
产业发展等重要规划,将三类管控单元进一步划分为评价单元,其中
优先保护单元承接为优先保护评价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
元精细划定为产业发展、人居敏感、商业商务、绿地休闲、功能混合
等十一类评价单元。
《技术指南》要求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基础,以区域环评评价
单元为载体,从产业引入、功能布局、污染管控、生态保护、风险防
控、绿色发展等维度制定生态环境管理清单,对不同评价单元、不同
行业类型提出差异化管理要求,因地制宜实施“一单元一清单”“一
行业一清单”的精细化管理。
三、主要内容
《技术指南》由前言、18个章节、6个附录和参考文献组成,涵
盖“划定评价单元-开展科学评价-制定管理清单”区域环评全流程
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同时还提出评价报告、生态环境管理清单、
图集等主要成果的规范要求。
18个章节分别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
区域概况调查、区域发展分析、区域环境管控分析、区域评价单元划
定、区域环境影响因素调查和识别、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调查和评价、
区域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区域碳排放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改善对策和建议、区域环境管理要求制定、跟踪评价计划、公众参与
和征集意见处理、评价结论、工作成果与要求。
6个附录分别为:评价区域基础数据收集清单、评价单元划定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pdf VIP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精品课件(含视频).pptx
- 2025年党支部书记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中央八项规定专题党课讲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docx VIP
- 3.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pptx
-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doc VIP
- 现代畜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畜牧业发展历程).ppt VIP
- 座便器检验报告.pdf
- 线上音乐特色作业说民乐-奏民乐设计.docx VIP
- QB∕T 5362-2019 玻璃器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可复制版).pdf
- TCESA 1177-2021 非结构化数据应用分级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