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卷【古诗鉴赏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docxVIP

2025届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卷【古诗鉴赏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5届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卷【古诗鉴赏题】汇集练

青浦区

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12.以下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人只截取了飘泊生涯中的一个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

B.诗人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表现所思所感,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C.本诗语言淡雅而含蓄,但情真意切饶有韵味。

D.本诗即景抒怀,且巧用典故来表达所思所感。

13.请结合内容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复杂情感。(5分)

12.D(2分)

13.评分说明:准确分析一联给2分,给到5分为止。

首联诗人因“远见汉阳城”而喜,又因“犹是”“一日程”而情感骤落;颔联写白天看“估客昼眠”晚上睡不着而听“舟人夜语”,表现了诗人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颈联因想到自己两鬓如霜且远离家乡,而升起思归之情;尾联交代了自己因战事背井离乡,但战事并未远去,表达了兵难中背井离乡、颠沛奔波之苦。(5分)

宝山区

霁夜

(宋)孔平仲

寂历帘栊①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②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释]①寂历:寂静,冷清。帘栊:窗帘和窗牖。②准拟:料想。

12.下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窗帘和窗牖在深夜依然历历在目,暗示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B.梦中响起戍墙铃声,反衬诗人现实生活中功业无成、壮志难酬。

C.雨前“狂风送雨”和雨后“淡月笼云”对比,突出雨后的清幽。

D.秋声堕叶与秋夜流萤,渲染残败冷清之景,抒发凄冷孤独之情。

13.从虚实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尾联。(4分)

12.C(3分)

13.(4分)这首诗描写了风雨过后的秋夜清静之景;尾联拓展想象,设想明天早晨自己凭轩远眺,而窗外的庐山在一场秋雨的冲洗过后将变得满目苍翠;虚实相生,拓展了时空,丰富了诗歌意境;更突出诗人的清秋逸兴。(联系前诗1分,想象之景1分,虚实相生效果1分;诗人情感1分)

崇明区

甲:缚鸡行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乙:东西船行

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

西船见笑苦迟钝,流汗撑折百张篙。

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

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①任天理。

【注释】①行藏:出处或行止。语出《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吾与尔有是夫!’”

12.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两首诗歌的一书是()。(1分)

A.《古诗集萃》 B.《咏物拾贝》 C.《律诗精选》 D.《讽喻诗选》

13.下列关于两诗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诗语言质朴平实 B.两诗均直抒胸臆

C.甲诗以生活细节动人 D.乙诗以生活现象说理

14.有人认为甲诗结尾妙于乙诗结尾。对此你是否认同,请结合诗歌内容以及所学知识阐述你的看法。(5分)

12.A

13.B

14.参考示例一:甲乙两诗均借由日常生活事件抒发一己之思考。乙诗由东船西船因风浪快慢差异的事件,反思一己之生存道理,结尾直接表明自己行止一凭天理,任由自然。失于概念化,破坏了诗歌的蕴藉之美;甲诗借由缚鸡而卖的事件,叹鸡虫得失,以倚着山阁注视寒江的形象作结,由此透露出诗人的沉思,读者由此可以读出一己或社会之得失等丰富的内容。可见,甲诗结尾更具意蕴的丰富性以及表达的含蓄性,优于乙诗。

参考示例二:甲乙两诗均借由日常生活事件抒发一己之思考。甲诗借由家中忧鸡啄食虫蚁,缚鸡而卖,进而叹鸡虫得失,诗歌以倚着山阁注视寒江的形象作结,由此透露出诗人的沉思,但其表达事理不甚明晰。乙诗由东船西船因风浪快慢差异的事件,反思一己之生存道理,结尾直接表明自己行止一凭天理,任由自然,体现出超脱豁达的心态,理由事出,所言之理给人以的启迪。可见,乙诗结尾更为显豁,更利于给人以直接的启迪,优于甲诗。

评分说明:选择不做评分要求。二诗共同结构1分;甲乙二诗事理概括2分;结尾效果比较分析2分。

黄浦区

【甲】夜归鹿门歌

(唐)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①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乙】游襄阳怀孟浩然

(唐)白居易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②若

文档评论(0)

xxj1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