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
CCSB05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982—2021
冷凉区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规程
2021-09-08发布2021-10-07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3/T2982—2021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邹文秀、韩晓增、陆欣春、陈旭、严君、冯玉钿、马云桥、郭玉华、赵雷、刘国辉、王云龙、闫玲、张妍茹。
1
DB23/T2982—2021
冷凉区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冷凉区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技术流程和作业要求、田间档案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冷凉区黑土地保护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675.6保护性耕作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机JB/T10295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
NY/T1355玉米收获机作业质量
NY/T3694东北黑土区旱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规程
DB23/T1061.4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冷凉区
≥10℃积温在1900℃~230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第四、第五和第六积温带。3.2
黑土地
拥有黑色或者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地,是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3.3
秸秆深混还田
采用机械的方法将秸秆深混到0cm~35cm土层的一种秸秆还田作业方式。3.4
秸秆覆盖条耕
玉米秸秆覆盖的基础上,利用条耕机整理出宽25cm的无秸秆苗带,全生育期保持秸秆覆盖的耕作方式。
2
DB23/T2982—2021
4技术流程和作业要求
4.1第一年秸秆深混还田
4.1.1技术流程
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粉碎深翻耙地起垄镇压翌年播种。
4.1.2作业质量
4.1.2.1玉米收获及秸秆处理
秋季玉米成熟后,使用带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获,同时将秸秆抛撒在田面上,作业质量应符合NY/T1355的规定。施用拖拉机牵引秸秆粉碎机进一步将玉米秸秆和根茬进行粉碎作业,秸秆粉碎长度≤10cm,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85%,留茬高度≤10cm,秸秆抛撒均匀度≥80%,无堆积。秸秆粉碎机应符合GB/T24675.6的规定。
4.1.2.2秸秆深混还田
采用拖拉机牵螺旋式犁壁犁进行土层翻转作业,作业深度30cm~35cm,让平铺在田面上的秸秆进入0cm~35cm土层,夹在两个土垡中间,机械作业质量应符合NY/T3694的规定。利用圆盘耙,将夹在两个土垡中间的秸秆与土壤进行深混作业。圆盘耙作业过程中做到无秸秆拖堆、无漏耙,耙地后地表平整度、土壤膨松度、土壤扰动系数等指标应符合JB/T10295的规定。
4.1.2.3起垄、镇压
根据第二年种植作物的需要起垄,垄向直、垄距均匀一致;然后及时镇压,使土壤达到待播种状态。
4.2第二年和第三年玉米秸秆覆盖条耕
4.2.1作业流程
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粉碎条耕翌年播种。
4.2.2作业质量
4.2.2.1玉米收获及秸秆处理
玉米收获及秸秆处理同4.1.2.1。
4.2.2.2秸秆覆盖条耕
使用条耕机沿前茬原垄进行条耕,形成宽25cm、高8cm~15cm的平整、疏松、无秸秆播种带,达到待播种状态。
4.3第二年和第三大豆秸秆覆盖免耕
4.3.1作业流程
大豆机械化收获翌年免耕播种。
4.3.2作业质量
3
DB23/T2982—2021
4.3.2.1大豆收获及秸秆处理
秋季大豆成熟后,采用带有秸秆粉碎和抛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获,秸秆均匀地抛撒在田面上。作业质量应该符合DB23/T1071.4的规定。
4.3.2.2秸秆覆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JJ 146-2022 预制保温直埋球墨铸铁热水管技术规程.docx
- XJJ 145-2022 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docx
- DB63_T 2287-2024 机械化大葱移栽技术操作规程.docx
- DB63_T 2323-2024 高原林场康养基地建设规范.docx
- T_QHNX 047-2024 马牙蚕豆原种生产技术规范.docx
- DB64_T 1850-2022 宁夏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23_T 3803-2024 农用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动态监测技术规范.docx
- T_SDYZXCP 011.201-2024 优质鸡蛋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环境控制 光照.docx
- T_SDYZXCP 011.5-2024 优质鸡蛋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生物安全.docx
- DB2305_T 025-2024 森林资源管护人员工作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