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中考辽阳政治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依法治国
C.党的领导
D.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A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公平性
D.正义性
答案:C
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公平性
D.正义性
答案:A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公平性
D.正义性
答案:A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公平性
D.正义性
答案:B
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公平性
D.正义性
答案:C
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公平性
D.正义性
答案:B
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休息的权利。”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公平性
D.正义性
答案:C
9.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公平性
D.正义性
答案:D
10.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监督权。”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公平性
D.正义性
答案:B
1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公平性
D.正义性
答案:D
1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公平性
D.正义性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76分)
1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材料二:2023年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向大会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行使职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意义。(8分)
答案: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其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再次,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后,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保障国家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其次,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民主权利。再次,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效能。最后,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材料二:2023年3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结合材料一,说明坚持人民至上的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8分)
答案:
(1)坚持
文档评论(0)